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 ||
记录人 | 尹丽萍 | 学习时间 | 2018.5 |
标题 |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研究述评(一) | ||
主要
内容 | 关于关键能力: 国外说:2002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为OECD)对关键能力给出了如下完整定义:关键能力是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之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并且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学习者应该具备这些基本的关键能力,并且在后续的终身学习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国内说: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今后要正“在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且明确列出了四种“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具体表述为:1)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3)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4)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关键能力”成公众关注的热点。
| ||
心得 体会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曾表示:“核心素养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育人。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关注并坚持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即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2016年2月春学期开学初,常州市教研室黄小燕老师对全市小学英语教师作了《英语关键能力的初步界定》这一讲座,并在《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一书中对英语学科关键能力作了界定,即我们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界定为“语言理解能力”(输入性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输出性语言能力)。笔者认为,在“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盛行的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之外,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而努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