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分角色朗读与小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8-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斐

教育家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就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积极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小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须要教育者树立积极教育的理念,将对孩子的积极教育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分角色朗读法在语文课堂上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手段,最常用的是一人一角色。有时是一组承担一个角色。我们在听课或是上课时总是感觉没有承担角色的孩子被冷落了,而且得到这种待遇的常常是大多数孩子,长此以往,不少的孩子对“读”与“听”都失去了兴趣。如果从一年级就这样情况是多么的糟糕。孩子们对大声读书没有兴趣,默读的能力又不具备,要让他们爱上阅读是多么的不易。小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将失去一个极重要的途径。

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童话故事较多,故事内容大多浅显易懂。如何让学生饶有兴趣,不厌其烦地读好课文,并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字,而且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呢?我现在采用的“新”分角色朗读法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就采用了此法。先让孩子们读通课文后标出课文中出现的角色,然后引导他们边读边想读到每一个角色时可以做什么动作,用什么语气、表情。经过讨论后我们确定了“树”“懒狮子”“狮子妈妈”的动作、表情及语气。接着要求他们先练习一遍,最后正式表演一遍。孩子们一会儿是“树”,一会儿是“懒狮子”,一会儿又变成“狮子妈妈”。我们全体师生就这样读读、议议、演演,不知不觉中课文读了三、四遍,全体同学读得开开心心,演得有声有色,且一遍比一遍读得有进步。

我的这种“新”分角色朗读法“分”的是不同角色的特点,不分的是“演员”和“观众”。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低年级运用这种分角色朗读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分角色朗读法。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方法起到了激发全体同学心流的作用。心流指的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感觉,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个体在参与活动过程当中,一旦完全投入情境.会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并且过滤外在不必要的感受.进人心流状态。学者发现当个体发生心流体验时会增进在许多方面的成长,例如:增加沟通能力、探索行为、增进学习、正向的情感与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心流经验有助于积极人格建构。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上我注重全体同学的全情投入,在其他时候的育人过程中我也尽力不放过提升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机会。

这学期全校师生到雨山湖春游,孩子们兴奋异常。我们刚好才上完《失物招领》,给他们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读背的作业以外又加了一项:“写一篇春游的日记”。

第二天第一节课请几个孩子读读他们写的日记,写的还真不错。不少孩子买了漂亮的日记本,日记的格式也有模有样。我让这些同学举起本子给大家看,又隆重地表扬了他们。特别强调老师没有教写日记,但他们自己学会了,真了不起。

下午,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上午没交日记的同学主动把日记本交给了我。

检查孩子们背诵《要下雨了》,当卢阳背完三段后我发现他背的完全正确——一字不错,没有增减,字音准确。

我赶紧抓住时机问卢阳:“你背得这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卢阳自豪的告诉我们,他昨晚一段一段背了好多遍,后又背给妈妈听,不行就重来。

我们全班自发用热烈的掌声表扬了他。

    田钧文等字写得很漂亮,写字时让他们介绍介绍经验。于是他们自己的经验出来了:先描后写,要仔细看,不好看要重写。现在我经常跟孩子们说:“我发现XXX的字变得好漂亮了!”“我又发现XXX的字变得好漂亮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引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调整自己的情绪,在成长中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尤其是积极的学习品质,能用积极的心态塑造积极的人生,更好地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融入社会。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积极面对,用积极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