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徐莹,2018.6)
发布时间:2018-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莹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徐莹

学习时间

2018.6

标题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主要

 

内容

1.培养学生听,跟读磁带的良好习惯。

书本配套的录音磁带或VCD光盘是学生最直接的录音材料,其语音语调自然、地道、规范,对于小学生初学者来说,应尽可能地多听,多模仿,增强语感。但单纯地听录音比较单调,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认真听录音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发挥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给家长当小老师或跟家长进行比赛,培养学生听录音的习惯。

2.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良好习惯

目前英语朗读中普遍存在着“哑巴英语”的现象,学生只盯着英语书,而听不到什么声音。所以在初学英语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大声读出来,让他们一开始就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大声朗读不仅需要用脑,同时还需要动用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这样不仅能够集中注意力,还能加速记忆,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每次朗读前我都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慢慢地情况有了好转,现在他们的朗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3.培养学生眼到,口到,心到的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原因,有时做事往往随心所欲,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朗读示范就急着开口,根本没有听清楚,从而导致发音不够准确。因此,在起始阶段就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清教师的发音,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教学时,特别是针对初学英语的三年级,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读到哪里,手就指到哪里,要求学生口、眼、耳与大脑并用,逐步达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4.培养学生及时读的良好习惯

由于小学英语课时相对较少,内容又较多,因此课内朗读训练是很有限的,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但是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往往需要教师的监督以及教师的一些检查和鼓励的手段,所以,我有空时便会尽量在早读时抽空去教室监督他们,让他们逐步养成读英语的好习惯。

 

心得

体会

学生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内的时间,课下缺乏练习英语的环境,只有坚持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使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并逐渐形成英语语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