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小“指南针课程”课题组成员“YES”研修班举行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指导会
发布时间:2018-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晓雪

 长风破浪会有时,探航追梦又一月。929日下午,秋风习习。马杭中心小学“YES”研修班成员以及求知若渴的马小采小教师们齐聚在马小三楼会议室,聆听修班导师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孙向阳教授的论文写作指导课。

 活动开始,蒋华副校长将心中的殷切期盼,化为缕缕微风,沁入每位老师的心田。他在肯定教师们为事务性工作付出的辛苦努力的同时,对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提出要求:要在教师理论和专业发展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有了方法,会让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研水平快速提高,使教学实际工作变得轻松。因此,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才老师应该走的正道。蒋校鼓励全体老师在做好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之余,要迅速投入专业成长的研究中。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孙向阳教授为我们指点迷津,耐心地剖析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他指出,论文要“言之有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言之有力”、“言之有文”。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定义、价值、特点之后,孙向阳教授详细指导了“选题”和“撰稿”的诀窍——选题要联系自身,寻找自己的教育问题,力求新颖、深刻、真实;而撰写可以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几个方面去考虑,撰写时要推敲词语,力争每个字都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到“字字含金”。

 随后,孙向阳教授介绍了“师陶杯”的由来以及论文评选过程及要求,为提高论文的录用率,提出了“要有问题意识”、“要有鲜明的议论文体和逻辑论证力量”、“开小口深挖掘”等10点要求,为老师们今后的论文撰写指明了具体方向。最后,孙向阳教授对周建强老师、张晓丹老师的论文课题报告撰写进行了交流指导。对于蒋华副校长针对不同论文评比的不同要求,也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可谓是倾囊相授。

 学习中,老师们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会心一笑。不知不觉,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在聆听了专家“私人订制”式的指导后,大家明白了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思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过程,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学习、思考和发现。相信有了专家精神的引领,有了教师孜孜以求的探索,今后教师们定能不断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撰写出有一定水平的教育科研论文。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丁晓雪  摄影:王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