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杭中心小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学校安全工作需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平安校园。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处理,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防范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缪宏亮(13506140647)
副组长:金全法(13401321285)、徐亚洁(13701594201)、周小萍(13616106481)
组员:盛永泽、金玉、蒋华、梅英、宋勤明、余京艳、宋爱芳、徐亚艳、陈俊杰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并报请上级部门采取紧急措施。
4、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进行监察指导。
三、重大突发事件
1、报警程序
(1)报学校负责人:缪宏亮(13506140647或86701037)、马杭派出所(86701009)
(2)报武进区教育局(电话:86310374、86310282)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公安机关,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110。
2、处置措施
(1)接报后,校长、值日教师和领导小组成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组织人员根据事态程度向有关领导报告。
(3)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到场领导汇报情况。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当地卫生所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5)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且较为严重的,须立即拨打110报警。
(6)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当事人带离现场,其余人员驱散。
(7)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当地卫生所或就近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3、注意事项
(1)全体教师要临阵不乱,遇事要冷静,措施要果断。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少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3)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家长进入校园。
4、疏散人员
(1)当事人所在的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应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地带,其余各室关闭门窗,避免更大的伤亡事故。
(2)确保教师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一般安全事故:
(一)课堂上出现的安全事故
1、处置事件的组织:任课老师、班主任、学校领导
2、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根据事件的需要,经学校同意后报教育局领导。
3、处置措施:
(1)出现事故后,任课教师马上和班主任或其他空课教师取得联系,班主任或其他空课教师应立即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2)任课教师本人应继续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并及时整改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安全。
(3)任课教师课后应立即请班主任及时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说明情况。
(4)任课老师需将事故发生经过向学校领导汇报。
(5)根据事件的需要,经学校领导同意后,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赴医院看望慰问。
4、注意事项:
(1)伤员的救治要及时。
(2)在与家长的协调和沟通过程中,态度要平和。
(二)课间出现的安全事故
1、处置事件的组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学校领导
2、报告程序:
(1)值日、值周教师、班主任
(2)学校领导
(3)根据事件的程度,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报教育局领导。
3、处置措施:
(1)出现事故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立即将受伤学生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2)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说明情况。
(3)班主任经调查后,需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向学校领导汇报。
(4)根据事件的需要,经领导同意后,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赴医院看望慰问。
4、注意事项:
(1)伤员救治要及时。
(2)在与家长的协调和沟通过程中,态度要平和。
五、火灾事故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学校领导、值日教师、各楼层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全体师生发现校内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领导汇报,所在场所教育活动立即停止,并对学生进行组织安全转移。
(2)一般火灾(火势发展慢)应立即组织扑火,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3)火灾比较大,靠学校自身力量不能解决,应立即拨“119”报警。内容为“……发生火灾,地点在……,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挂机后再挂机。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切断电源,疏散人员。
(4)在向学校、教育局、政府领导汇报同时,派出人员到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火灾发生后,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人员扑救,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2)教育学生迅速用手帕、衣、物等捂住口、鼻,然后有序撤离现场。各办公室要派出人员在楼梯口维护秩序,学生撤至田径场集中。
(3)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要配合消防人员做好扑救工作。
4、注意事项
(1)坚持“生命第一”,组织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立即切断电源;如是液化汽、油类物品引起,不能用水扑救。
(3)不得组织学生救火。
六、被盗案件
1、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后及时向学校负责人报告。
(2)学校领导视情况向镇政府、市教育局领导汇报。
2、现场处置
(1)偷盗案件发生在夜里,由值班人员视情况向公安机关报警。
(2)偷盗案件发生在白天,应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了解被盗物品名称、数量。
(3)根据被盗物品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做好稳定工作,不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秩序。
七、食物中毒事件
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当地卫生院,也可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3、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进食堂操作间。
4、根据需要,分别向市教育局、镇政府汇报,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5、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样品。
6、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随便散布言论,如有媒体采访,未经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免报道失实。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班主任做好家长接待工作和思想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病人陪护工作由学校安排,无关人员一般不随便到医院去探视。
八、流行疫病
1、学校发生传染性疾病,处理原则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处置措施:
(1)对全体师生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公共卫生场所提供消毒肥皂、洗手液等。
(2)人群聚集场所增加通风时间,增加师生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
(3)教育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裤。搞好居室卫生。
(4)建议师生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人员,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6)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对疑似病人送卫生院隔离诊治。同时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对我校外出的师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才能回校
九、自然灾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处置措施:
1、全校一千多名师生,做好疏散撤离学生工作和转移保护学校贵重物品工作。
2、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3、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4、在发生灾害时,后勤人员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和衣盆摔落伤人。
5、各处(室)年段组、班主任负责教室内门窗。电脑室的老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内电脑总电源的开关。
6、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7、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后无大疫。
8、灾后要科学安排学习科目和课时,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恢复正常。
十、校舍
校舍安全常规工作。
1、学校应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校舍安全的法律、法规并依法制定本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建立和健全校舍安全责任制,检查和督促校舍安全工作,建立学校校舍安全工作机制。
3、学校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同时要根据不同季节和特定情况不定期组织检查。主要检查对安全工作是否重视,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措施是否得力有效地得到落实,各种设施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等。检查要认真仔细,不走过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应急处理措施:
1、突发学校校舍安全事故报告实行逐级上报制。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以最快速度报告教育局,不得瞒报,谎报或拖延。
2、在向有关部门报警的同时(110、120、119),学校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防止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学校应认真保护事故现场,采集事故证人、证物、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
4、抢救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各种安全措施,保证抢救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再次发生其他安全事故。
5、做好善后工作。
十一、重大活动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明确安全事故处理的责任,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不受伤害。
(一)重大活动组织负责制
1、各年级各部门组织学生大型集会、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比赛、节日庆祝、外出参观等活动,并须经学校同意后进行。学校外出活动报区教育局批准。活动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2、各种活动要严密组织,责任到人,加强管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3、各项活动的组织人,为此次活动的主要责任人,对活动进行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管理、全面负责。
4、班主任、任课教师是活动中,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加强本班级学生的组织工作和安全管理。
(二)任务分工及处置原则:
1、哪部门安排活动,哪部门全面负责组织及安全管理。其它部门全力支持、通力配合。
2、体育教师负责本年级学生整队、调整队伍。
3、班主任、任课教师组织、管理本班学生活动,全面负责学生安全。其它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组织和安全管理工作。
4、卫生教师负责受伤害学生的救治安排。(重伤者按照预案进行)
5、后勤人员做好活动的物质保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6、电教人员、电工负责线路、广播设备安全使用。出现问题及时维修。
7、外出活动提前书面通知家长,让家长知道活动内容、到达地点、接送学生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