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此次疫情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
为了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确保甲型H1N1流感在校园“不发生、不传播、不蔓延”,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做好甲型H1N1流感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甲型H1N1流感及春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和家长了解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领导
学校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建立预防甲型H1N1流感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上报有关信息,提出相应处理建议。完善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程序规范、及时、有效。
传染病控制领导小组:
组 长:缪宏亮
副组长:金全法 盛永泽
成 员:宋爱芳 梅 英 余京艳 徐亚艳 及各班主任
信息报告员:宋爱芳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及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完善领导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卫生、疾控和动物检疫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平台进一步强化师生科学饮食和卫生安全意识,敲响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警钟;同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师生学习和工作秩序稳定。
(二)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一是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水源的监控与检测,供水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二是要积极做好教室、食堂、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三)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四)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教师加强对有关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师生就诊登记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五)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督促检查,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学校按照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进行专项检查,对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整改,确保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消除有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
(六)落实每日的晨检和午检工作,把体温测量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学生每人一份走读生晨检、午检表,每天上学前由家长测量学生体温,并做记录,家长签名。学生入校,在校门口由值日老师为每一位进入校园的学生、老师、工勤人员,工地的工作人员检测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入校。进入班级,由班主任核实体温,签字。雨天,值日老师将在三幢大楼的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并安排相应的引导员。午检由值日老师和班主任协同完成全校师生的体温检测,并及时登记,班主任签名。中午回家吃饭的学生,随身带好表格,由家长午检签字,方可出门,进入校园,门卫再次测量体温,班主任核实签字。每天班主任对所在班级的学生体温进行登记,有异常情况上报登记,班主任对有异常情况的学生进行电话追踪,每天记录情况,直至回复返校。保健老师每天统计全校师生,及三所村小和一所利民小学的体温情况、缺课情况,消毒情况,填写日报表,及时汇总,上报,由分管校长和校长核实签名,并及时网上上报教育局。
马杭中心小学
2009年9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