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如今这样的儿歌在校园里已难觅影踪,取而代之的是“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海等十大城市中,喜欢唱儿童歌曲的少年儿童仅占两成左右,而喜欢唱流行通俗歌曲的却占了七成。据上海《劳动报》报道,调查发现,有74.2%的孩子最近喜欢唱的歌曲是《老鼠爱大米》、《双节棍》、《两只蝴蝶》等通俗流行歌曲。
为何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儿童歌曲却遭遇尴尬?
马杭中心小学针对学生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分析认为,流行歌曲曲调上口、节奏轻快,加上在公共媒体播放频率很高,耳濡目染,这些歌自然很容易在孩子中传播开来。而大部分的儿童歌曲在媒体中的传播率较低,很多孩子觉得音乐课本上的歌曲既没有优美的旋律,又和他们的生活脱节,很难在孩子中间传唱。如果儿童歌曲已经失去了时代特色,不够生动诙谐,就无法引起孩子的共鸣。
“流行歌曲”对小学生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我们的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其实小学生喜欢流行歌曲也是符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也在一步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流行歌曲中也不乏旋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但众所周知,现在很多流行歌曲的内容不适合学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孩子并不具备区分“流行”和“优秀”的能力。为他们创作出更多生动形象、健康活泼的儿歌,用积极健康的音乐去感染孩子,帮助他们区分善恶、树立理想是每个教育者以至整个社会的责任。
于是,马杭中心小学音乐教研组与少先队大队部联合决定:在六一儿童节举行了“别样”的“流行歌曲”赛歌会。
为什么是“别样”呢?
(1)学生自定流行歌曲曲目。
(2)学生自己改编歌词。歌词的内容要反映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喜怒哀乐。
六一那天,“流行歌曲”赛歌会在马杭中心小学的大礼堂里隆重举行。
孩子们用动人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特长和班级特色文化,把他们对生活的感谢、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2)班的《对面的老师看过来》是通过《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编的。“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现很精彩,请不要对我不理不睬。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我的错误气坏,其实我很可爱……”描绘了一个学生渴求老师关注与理解的心声。
城南小学改编的《Happy》:“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每天清晨迎着朝阳,跨进学校五彩的大门,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进入操场。在课堂上,我们都听得专心,兴趣小组受我们的欢迎。How happy这么多时光,让我们尽情学习,这么多的朋友,和我们一起玩耍。Oh,we快乐时光,永远记在心理,多一天就会慢慢发现happy。”
城东小学由《踏浪》改编的《八荣歌》:“亲爱的伙伴们呀,请你们快快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唱八荣歌。祖国要人人爱呀,同学们要团结。科学嘛要勤学呀,劳动更重要……”
杨区小学由《希望》改编的《秋千上的小姑娘》:“春天的花园里有个秋千,快乐的小姑娘飘荡花间。太阳光映红了她的笑脸,欢歌声飞出了她的心田。愿所有孩子,都和我一样,荡漾在天地间。春天更娇艳,生命更灿烂,告别忧烦……”
一段段歌曲,真情流露,引来掌声阵阵。
最精彩的是四(1)班的《真情告白》,把《我们都是东北人》与《轻轻地告诉你》两首歌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述了四(1)的一个真实故事:
“庄鹏参加运动会,赢了!猛地一跳破记录,好啊!多光荣的一件事,我们大家都乐了!哈哈!……”
“跳远那个破了校记录,没有什么可以多表扬。我是那个喜欢做运动,就是那个学习不算好:动不动就上课开小差,时不时那作业不完成。老师家长经常提醒我,除了运动学习也重要……”
“让我轻轻的告诉你,你是那样的活泼可爱。你在校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我们为你而骄傲!但我还要告诉你,学习同样也很重要,如果现在不认真不刻苦,长大一定会后悔……”
真实的情节,朴实的话语,从学生的口中娓娓唱出,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调皮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改掉缺点,努力学习,力争全面发展。正如那个叫庄鹏的男孩亲口唱的:“我要捧起课本来读书,努力认真把成绩赶上去,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间文明做游戏,回家认真完成自己的作业,学习成绩一定能搞好!同学们啊一起来帮助我,集体力量最伟大,最伟大!”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艺术生活,而且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受益匪浅,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原来流行歌曲还可以这样唱!希望今后继续开展更多欢乐、祥和而有意义的活动。
校园里从此流行起了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