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阶段、各完小都要在5月10日之前上交一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有的老师可能不知道怎样写,这毕竟是新新事物。下面我提供两篇原先的案例,第一篇是基教科包科长提供的范例;第二篇是根据我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写的一个案例,只是个人之见,绝对水平有限,希望各位能挖掘身边的题材,写出高水平的案例。
一、
百名教师进社区
创意单位:**市**区委、区政府
活动范围:**市**区 88 个社区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脱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市**区从 2001 年开始,从全区中小学校中选派了百名优秀教师下到各个社区居委会,担任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员,专职从事社区德育教育工作,把学校教育延伸到社区、家庭,为形成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的“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择优推荐,培训上岗。
社区教师由全区各学校按照《任聘社区教师标准》进行推荐,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组织活动能力的优秀教师推荐上来,经过专门培训并审查合格后,签定“双向服务协议”,由区教育局统一选派上岗,社区教师在社区办公,工资待遇由原学校发放。
贴近实际,组织活动。
受聘的社区教师结合自己下派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年工作规划和每月的活动计划。一是主动配合驻区学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社区教师与**中学共同策划在高一学生中组织了“当一天居委会主任”活动,把同学们分成五个组,分别对口负责民政、妇代、治保、计生、卫生等五项工作。在社区主任的指导下,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安排,帮助下岗职工、残疾人和孤老户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带领社区环保队和居民清洁整理楼道杂物等。二是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组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孩子在课后、节假日开展护绿小分队、小小志愿者、小小宣传员等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三是依托覆盖社区的家长学校、家庭学堂对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研讨会,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营造和谐的家教环境。
加强管理,注重实效。
为加强对社区教师的管理,区社区教育委员会专门设立了社区教师办公室,成立了社区教师临时党支部,由区教育局德育科负责日常工作,在街道成立了社区教师工作组,组长从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选派。为确保社区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平区每年要对社区教师进行一次考评。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对社区内青少年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情况、取得的效果等。年终根据群众反映和其工作表现,由社区教师工作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为社区教师打分评议。对各社区教师每学年聘任一次,不能履行职责的,由社区教师办公室退回原学校待岗,从社区退回或无故离开社区工作岗位的教师将不再任聘。
几年来,社区教师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解决了社区德育工作力量不足和缺少专业人才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有效沟通、有机结合的问题;三是为社区真正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平台阵地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队伍保障。社区教师已经成为学生校外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社区教育的骨干力量,沟通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人,未成年人的“知心朋友”。
二、 小 公 民 制 定 大 政 策
——马杭中心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案例
创意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活动范围:马杭片全体学生 一、活动背景: 加强公民教育,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国家的政策法规关心不够,作为一个社会未来的继承者,让孩子们从小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做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使之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是极其重要的。2002年2月,中宣部、团中央等7个部门共同发起了《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旨在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各项措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2005年,常州市教育局、武进区教育局及时引进了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合作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马杭中心小学通过积极申请,有幸成为该研究项目的成员之一。马小人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能加强本校的公民教育,增强孩子们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把本校的德育教育推上新的台阶。 二、 活动过程:加强对实验班级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的培训
从05年11月份开始,我校派杨校长、教科室主任和大队辅导员等骨干教师向教研室领导就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学习。回校后,他们根据学校的安排,及时对实验班级的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了传达,布置了我校实施该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步骤,并就此项活动进行了专门培训,明确了该活动的内容和步骤;平时,我们还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实验班级的班主任、指导老师和项目组的组长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明确每一阶段的行动要求和方向。所有这些措施,都为我校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该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我校一开始就成立了以杨校长为领导,其它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活动领导班子,从组织上,为该项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在活动中,校长、教科室主任、大队辅导员等各科各部门负责人分头开展工作,亲自到一线带领同学们到各个相关部门去采访,使活动的质量大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也得到了更切实的辅导。制定了详实的工作计划
根据市、区教研室的工作布署,为了更好地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以“指导思想、活动目标、活动原则、组织机构、实施步骤”等五个方面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实施计划。本计划对具体指导实验班老师顺利开展自己的工作、辅导好学生的活动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进行了四大版块的具体活动
NO.1:小 眼 找 问 题
五(4)班的同学首先参加了这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班会课上,指导老师进行了启发与引导,让同学们到社区中寻找“我眼中的问题”,通过寻访、观察、走街串巷-----一系列的行动之后,同学们对20多个问题深感兴趣,他们和老师一起对调查的问题进行两次投票选举,最后终于确定本班的研究项目为“马杭街道秩序混乱问题”。
NO.2:调 查 采 访 忙
确定了研究项目后,全体同学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制定了学生自己的初步活动计划:共分五大步骤:
一、收集各方面相关资料、进行各层次的采访调查;
二、认真学习相关公共政策,并能合理检讨现有公共政策;
三、制定班级公共政策;
四、开展听政会;
五、制定行动计划。
计划制定后,同学们在节假日纷纷开展了小队活动,有的通过上网、上图书室等途径收集资料,有的上街去采访、作调查,有的到相关政府部门采访。采访中同学们不仅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也在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提高。
NO.3:小 公 民 制 定 大 政 策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采访后,同学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于是开始寻找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现有政策,分析这些现有政策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全体同学投入极大的热情来设计解决方案,分成四个小组制定小组政策,然后分别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给予建议和完善。最后,同学们几经讨论与修改,把四套政策综合起来,终于形成了适合于治理马杭街道秩序混乱问题的公共政策。
NO.4:听 政 会 上 展 风 采本班的政策制订出来了,是否真的适合操作呢?是否能被各个政府部门所采纳呢?同学们邀请了早就已经熟悉了的街道办和区城管局的叔叔阿姨们、还有常州市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了听政会。在听政会上,四小队分别阐述了“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调查研究”、“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实施方法”,并接受了听政员们的提问,因为同学们有了亲自实践,有了切身体验,因此,回答提问时是有根有据,令所有的听政人员都有点惊讶:惊讶现在的孩子眼光锐利;惊讶他们所做的这么多的工作;惊讶孩子们能如此关心社会。城管的同志们都说:你们开展的活动真是太好了,有了你们这些小公民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将会轻松很多,你们提出的政策我们一定会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听了叔叔阿姨们的夸奖,同学们都欣慰地笑了。
三、活动成果: 本次活动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2006年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一等奖,更大的成果是区城管局已经派了二十多位工作人员管理马杭街道了,街道上乱摆摊、乱停车的现象已经有了大大的改善。活动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更让相关政府部门大加赞赏。 同学对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也更敏感了,对问题的思考也更成熟了,公民教育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和锻炼的空间,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同学们的毅力,激励着每一位同学都争做合格的小公民。去年,在五(4)班同学的带领下,又一个班级开展了以“马杭居民用水情况研究”为主题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该项目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项目称号,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2006年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二等奖,更大的成果是区城管局已经派了多位工作人员管理采菱河了,居民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已经有了大大的改善。
本学年,我片又有两所村校要求参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现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马杭中心小学的常规活动,相信这项工作一定会在我校开出绚丽的花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