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2018年2月——2018年6月)
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持续发展,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关键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小学阶段教学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反思,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逐步学会用数学的视角看问题,才能帮助学生会用数学的方法解释客观世界,进而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
本学期我集团数学组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以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围绕课题思想,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以下一些具体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具体开展的工作
(一)强调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是让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结论、知识及建议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思考,而不是对于知识机械地接受及盲目地跟从,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比较和分析,有选择、有论证地吸收和接纳。学生通过反思性学习会对学习产生更高的期望,会找到更多坚持的动力、前进的勇气,能更积极地投入;能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以更宽广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既能积极地保持自己的优势,又能对自己的缺点正确地进行估计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由此,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自我规范的终身学习者。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互为因果。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观察、记忆、理解、思维能力,并不断提高,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情景中各种线索的敏感度,抓住反思的机会,及时调整思维的方向,对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进行权衡、选择,最终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先有一个反思后的认识和评价,再通过与学习同伴的交流,互通有无,从而在对比中提高能力。
3.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
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沟通总结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教师会思
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数学反思性学习机会,才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的思考必然带来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带来不断优化的教学体验。教师和学生通过数学反思性学习,使双方有了真正的情感交流,也给了教学双方更多的思考空间。只有教师与学生实现了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才能使教与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策略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着手,一是沿着时间纵线从课前、课中和课后提出具体的反思性学习要求;二是
顺着空间横线,把反思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扩展到同伴互评、教师指导和家长点评。通过多角度、立体式的反思性评价,帮助学生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1.指导学生学习的时间纵线
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课前通过对新知识的预习进行反思,及时找到自
己有疑问的知识点,预先沟通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接着,在上课时通过思考对新知识生长点与已有知识之间联系,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并把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思维导图画出来;课后还要在改错本上改错并进行错因分析,真正找到自己对哪些知识理解不到位,加深记忆。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预习、试做例题发现问题,使学生养成探究新旧知识联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看看自己哪里存在困惑,培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主要步骤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在思疑解疑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课中,当本节课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照预习学案,看看是否解决了课前的疑问,使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掌握情况,从而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课后,教师通过学生每天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情况,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引导他们养成复习知识、反思和改错的习惯。
2.利用课前课后、课内课外不同空间
群体共同学习与个体自主学习是不同的。教师应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为载体,将反思性学习习惯融入学生的学习体验中。课内教学时,教师要把反思性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学生对问题的思辩上。通过与同伴对新旧知识衔接问题的比较讨论,引起学生内省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解题时,教师要加强易混淆问题的比较。一方面通过对多种解题策略的比较进行反思性学习,以达到方法的最优化;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能够把自己对于解决此类问题的感受讲出来,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解题后反思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改错本对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及时发现并改正不足。一是安排并督促每个同学建立改错本。引导学生把错题及时积累和记录,并进行错因分析,找出逐步改进的办法,通过目标明确的、针对性的反思促进学生进步。由此引导学生及时找到错误点,不断修正错误点,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的目的。二是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每周或每单元写数学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反思性学习方式,是数学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在每一单元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点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梳理出来,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几个要点,也可以绘制思维导图等。学生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将反思心得写在数学日记本上。学生要反思在本单元学习中的得与失,有哪些优点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有哪些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避免;有哪些疑惑之处以及需要提醒自己注意的地方。反思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大智慧,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任重道远。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其深刻的意义,才能持久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才能使反思性学习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增强了学生的反思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具有了反思自己作业中错误的习惯。 以前学生对作业错题,多数依赖性的改正。现在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一发现错题,就会分析并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题目,并在错题旁写出错误原因和经过反思后的正确答案。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反思性学习的实践,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营造了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的环境,在数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使教与学的重心从获取知识,转向“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3.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实践证明了学生在反思中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况修改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反思性学习,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在学生的数学日记中体现出数学思考方法。
下阶段的任务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师生双方均受益匪浅,尽管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数学反思有助于弄清数学问题的实质,有利于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更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对问题实质、知识特点及内在联系的整体把握。费赖登塔尔曾说:“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想反思,而且会反思,同时爱反思,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和谐发展。
2.梳理相关的研究过程资料,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学期针对本课题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成果如下:
1.课题研讨活动一览表
序 | 时间 | 地点 | 活动主题 或研究专题 | 课堂教学内容 |
1 | 四周三 | 采小班级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认识方向》 《我们认识的数》 |
2 | 四周四 | 马小四办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微课 |
3 | 四周三 | 马小班级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数的意义》 《正比例的意义》 |
4 | 六周三 | 马小教室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式与方程》 |
5 | 八周四 | 采小教室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认识人民币》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角的认识》 |
6 | 八周二 | 城东小学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认识三角形》 《认识几分之一》 |
7 | 八周二 | 马小教室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8 | 九周二 | 采小教室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决问题的策略》 |
9 | 十二周三 | 马小教室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元角分》 《认识角》 |
10 | 十四周三 | 采小教室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
2. 课题组成员课堂教学评优一览表
序 | 姓 名 | 活动名称 | 活动结果 | 获得时间 |
1 | 吴鸣凤 | 武进区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 | 一等奖 | 2018.01 |
3. 课题组成员公开课展示一览表
序 | 姓 名 | 执教课题 | 执教时间 | 组织单位 | 听课人数 |
1 | 李亚 | 《认识方向》 | 四周三 | 采菱小学 | 10 |
2 | 吴鸣凤 | 《我们认识的数》 | 四周三 | 采菱小学 | 10 |
3 | 张莲娣 | 《分数的意义》 | 四周三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4 | 梅英 | 《正比例的意义》 | 四周三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5 | 徐峥 |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 六周三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6 | 徐艳 | 《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 六周三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7 | 费亚新 | 《式与方程》 | 六周三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8 | 赵君 | 《认识人民币》 | 八周四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9 | 白舜华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 八周四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10 | 史燕婧 | 《角的认识》 | 八周四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11 | 洪双琴 | 《认识三角形》 | 八周二 | 城东小学 | 10 |
12 | 王雪波 | 《认识几分之一》 | 八周二 | 城东小学 | 10 |
13 | 张莲娣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八周二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14 | 陈春明 |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九周二 | 采菱小学 | 10 |
15 | 贺勇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九周二 | 采菱小学 | 10 |
16 | 盛小玉 | 《元角分》 | 十二周三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17 | 王会 | 《认识角》 | 十二周三 | 马杭中心小学 | 10 |
18 | 王晓燕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 十四周三 | 采菱小学 | 10 |
4. 课题组成员讲座或专题发言一览表
序 | 姓 名 | 讲座或专题发言题目 | 讲座时间 | 主办单位 | 听讲人数 |
1 | 陈春明 | 沙龙《数学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二周三 | 采菱小学 | 20 |
2 | 白舜华 邹寒琴 | 沙龙《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 十四周三 | 采菱小学 | 10 |
3 | 周德芳 胡甜励 | 沙龙《反思在解数学题中的运用》 | 十四周三 | 采菱小学 | 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