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自身
发布时间:2014-05-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鸣凤
修行在自身
——记数学能力促进小组及“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的沙龙活动
独立备课,各具特色
4月10日下午13:00,我校数学能力促进小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独立备课活动。本次的备课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小数》。在备课过程中,各位青年教师在不借助任何辅助资料,并且无通讯工具的环境中仅凭着一本教材,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备出了一篇篇目标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的高质量教案。随后,以俞振蔚教导和蒋华主任为代表的各位特邀评委对各位青年教师的教案进行了自己评阅,打好分数,以60%的分数计入总分。并且对各位青年教师的教案进行了一对一的精确点评,为各位青年教师的教案修改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建议。随后,各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课件制作(占40%)和教案再加工,为下次的抽签上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抽签上课,胸有成竹
5月15日下午2:00,各位青年教师经抽签确定由虞丽华和吴鸣凤老师分别执教这两节课。《认识小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们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深入反思。两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时又具备以下一个共同特点:
1、教学气氛和谐。课堂上比较有默契,整堂课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比较多,学生比较投入。
2、教学过程比较平实,注重了知识的类比迁移。
3、关注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4、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适当渗透了数学文化。课堂上能大胆鼓励学生,赏识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5、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结合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大部分的学生掌握较好。
综合评课,各抒己见;名师点评,豁然开朗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各位听课的其他能力促进小组的青年教师针对两位老师执教的课,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述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有理有据,发人深思。特别是随后蒋华主任等各位资深教师的一番话,不仅使上课老师对本节课的难点之处豁然开朗,而且让我们对教材的解读更加深刻,并且还在点评中渗透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各位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学校领导、资深教师对我们数学能力促进小组的各位成员的关心和督促,使青年教师事业心责任心大增,使青年教师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似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成为学校的正能量。愿所有的青年教师们都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意气风发尽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
沙龙活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随后进行的还有“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的沙龙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总目标从“双基”发展成“四基”,从“两能”发展成“四能”,课标对总目标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四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的整体,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才能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呢?带着这些思考大家齐聚一堂,畅所欲言。蒋婷老师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殊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蒋婷婷老师认为“双基”的教学应注重“理解与掌握”,以此为切入口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方法;虞丽华老师认为““知识、思想、方法、技能”是一个有机组合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举例说明了他们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他几位老师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困惑。通过本次沙龙活动,使各位青年教师很好的理解了《新课标》的精髓理念,增强了自身的理论修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兼修。
附:第一次数学能力促进小组备课比赛结果
一等奖:吴鸣凤 万可仪
二等奖:赵君 张莲娣 蒋婷
三等奖:蒋婷婷 虞丽华 陈庆花
第二次数学能力促进小组备课比赛结果(教案60%,课件40%)
一等奖:吴鸣凤 张莲娣
二等奖:蒋婷 徐小停 万可仪
三等奖:蒋婷婷 陈庆花 虞丽华
(撰稿:吴鸣凤 摄影:万可仪)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