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关注童话言语形式 坚守阅读教学本位
发布时间:2015-10-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小洁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21日上午,方燕教导带领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齐聚杨区小学,围绕“关注童话言语形式坚守阅读教学本位”这一主题开展本学期第二次教研组活动。  
首先,由蒋素芬老师执教了《狐狸和乌鸦》第一课时。课一开始,蒋老师就以飞扬的激情、生动的教学设计牢牢抓住了学生,听课老师也都十分叹服于她的精气神。蒋老师的第一课时十分扎实有效,字词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课文中 “一”字多音,“一棵大树、看了一眼、刚一开口”中“一”读第四声,“眼珠一转、一片肉、一溜烟”中“一”读第二声,孩子读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蒋老师在教学生字时能结合字的特点和课堂生成进行多样拓展,如学生组词“眼珠”,教师及时追问“怎样的眼珠”?教学“赔” 时引导学生说出“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要赔礼”等。真正做到了向课堂要质量,也将无痕德育落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
随后,王丽丽执教了《青蛙看海》第二课时,王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富有朝气。为了让学生体会山的高,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体会山高难登让孩子学小青蛙跳的时候,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终于登上山顶,教师让学生倒数5个数时,孩子们都屏息凝神,铆足了劲,课堂气氛一下子被王老师富有时代气息的巧妙设计带动了起来。如果这时出示一张大海的图片,孩子的积极性一定会高涨,最后一小节的朗读也就不在话下了。整堂课王老师对小青蛙那种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还强调不够。
最后,大家围绕“童话教学”这一教研主题各抒己见。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某种道理。列宁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童话教学在塑造小学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童话以幽默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现抽象的思维和观念,使儿童易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益。方燕教导高屋建瓴,为本次教研活动作了总结,她指出语文课堂要:“常上常新”,老课文要上出新味道,语文课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常抓常实”语文课要向课堂要质量,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教育都要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常研常进”,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会呼吸,会说话,课堂体现的是教师自身的全面素养,每一次的上课、磨课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
日近晌午,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各位语文老师受益匪浅。童话世界是儿童精神成长的乐园,好的童话好似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善良的孩子;好的童话似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对童话教学的不断思考和探索,是时代对小语工作者的召唤,更是新课程标准下小语教学的发展需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