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会友,与语同行,一路芬芳
发布时间:2016-05-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晓丹
近日,我校张晓丹和勇璐琰两位老师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十七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 ”,这是小语界一年一次的饕餮盛宴,也是小语界别开生面的一次特别约会。这次活动为全省小语老师困惑的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大家领略到习作教学的别样风光。
短短两天时间,来自全省13个地级市的十四位语文老师向全省与会代表呈现了十四节精彩纷呈的作文课,这十四节习作课覆盖了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尽管是在空旷的体育馆临时搭建的课堂,但台上台下一张张泛着光彩的脸上洋溢的满是激情和热情。台上是风格迥异、个性彰显的习作教学,台下是全神贯注、凝神思索的斟酌反思。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带着困惑而来的与会代表们尤为珍惜这难得的幸福时光。本次活动主要向大家呈现了二年级的写话《可爱的动物》、《我喜欢的水果》,三年级的《学习日记》、《给他画张像》,四年级的《记一次体验活动》、《讨论问题》,五年级的《我身边的小能人》、《写一种动物》,六年级的《成长的烦恼》,这几类习作课型。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书匠,教科书也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有的化身为魔术师,透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带给孩子习作的素材;有的让小动物、各种水果闪亮登场,给孩子现场的触摸与接触,带来习作的灵感;有的走进生活,走向各个行业,教给孩子感悟生活的不同视角;有的巧用道具,用有趣的游戏引领孩子习作的需求。课堂时而灵动,时而沉静,时而鲜活,时而有趣,孩子们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说,倾心专注地写,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精彩,习作不再是一个令人老师头疼,让学生避之不及的问题了。大家纷纷感慨:原来,作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吴永军、王荣生两位专家的现场互动点评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专家认为:习作教学要守住“课标年段要求”这一底线;要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构建习作方向和方法;课堂上要关注表达的训练,给足写的时间;要更多关注习作的修改,关注作文与写字的融合。通过他们的点拨,与会老师对小学习作教学豁然开朗,收获多多。更重要的是专家还给予一线教师一些习作的教学建议,作为大家今后习作教学的思考。他们觉得习作教学简约而不简单,教师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资源和表达);习作呈现的类型应该多样化,要为生活、为应用服务;在有限的习作课堂里,教师应该教什么,时间应该根据什么来安排;习作教学应该关注说向写的转化,让说与写达成有效的一致性;习作中,教师还要关注标点符号的使用;教师应该淡化教的痕迹,放低习作的要求,更多地呈现学生独特的表达。专家的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引领着与会老师在小学习作教学的平台上进一步创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极力地推动了作文课堂教学工作的纵深发展。
为期两天的活动紧张而充盈,这是展示才华、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这是热爱小语、关注成长、共同进步的家园。徜徉在南师附小“和爱文化”的氛围中,浸润于灵动而创意的文字里,感受着小语的独特魅力,我们且思且行、且行且珍惜!
2016.5.26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