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渗透人格特质 关注人格培养
发布时间:2016-11-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兰

 

 借着冬日的暖阳,华玉芬和张兰两位老师的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顺利展开了。她们分别执教了《钱学森》和《詹天佑》第一课时。
《钱学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生动地记叙了我过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华玉芬老师在教学本课第一课时时,亮点颇多。首先她都很重视学生课前的预习,对人物资料的收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都放在了课前的预习中,这样提高课堂的效率。其次她.以“读”为主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她没有进行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而是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朗读。为使朗读与理清文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发自心声,教师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内容上,而是紧紧抓住了课文的叙述顺序,以此为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读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她还能巧用课后练习。课文后面有一个填空题。这个练习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第一小节,填出“广阔无垠”“劈波斩浪”“眺望”“魂牵梦绕”四个词语。充分挖掘练习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填出四个词语上。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这四个词语。其次借这个填空跟学生介绍本篇文章开头的妙处。这样学生就不仅仅停留在对钱学森的认识上了,从而看到更多的钱学森。
张兰老师执教第十二册课文《詹天佑》,本文主要讲述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脉络。张老师的课努力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的评价语,清晰到位,教师的评价及时稳健,为接下来学生的学习做了铺垫,创设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初步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张老师的板书就是上课的思路,条理清晰,突破难点,让人一目了然。
最后,教研组的各位老师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价,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