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矫治问题 反思提高
发布时间:2012-10-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婷婷

 

矫治问题     反思提高 
——记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第二次数学能力促进小组活动
1019上午,丹桂飘香。马小教育集团全体数学教师在城东校区参加了本学期第二次数学能力促进小组活动。
   蒋婷老师在二(1)班执教了《认识图形》本节课先让学生从图形王国中找出自己已经认识了图形及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总结出他们的相似点,从而引出四边行的概念。接着再让学生把剩下的图形分分类,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边数来分类,最终总结出规律: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索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也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蒋婷婷老师在二(3)班执教了《认识厘米》,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体会到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尺的重要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从而把数学研究的兴趣延伸,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认识一厘米。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2厘米,5厘米……学生不仅在头脑里建构了厘米表象,而且深刻理解了直尺上1厘米就是1大格,3厘米就是3大格等等……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科学家探索问题的道路,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态度。
课后两位上课老师围绕《数学课堂中教师问题行为及矫治的研究》这个研究主题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1、教学时教师要“收”“放”有度。蒋婷老师在第一次试教时,在理解长方形的边上,由于教师示范不够,学生对边的认识不规范,“边”应该是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的整条线段。而不是中间指一下就行。由于教师在这里“扶”的不够,学生学得不明白。在第二次试上时,教师示范后,只让个别学生说了说,教学还不够扎实。最后把教案改成(1)教师示范(2)学生跟老师说(3)个别学生示范(4)全体学生说,这样学生建立的概念就比较清晰。
2教师备课要备学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蒋婷婷在第一次试教《认识厘米》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建立1厘米长度是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生对1厘米长度的理解还不到位时就进行到让学生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2厘米”这一环节中,学生当然说不正确。第二次试教时,先让学生找“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个1厘米,再找“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一厘米”然后再用手到直尺上一厘米的地方比划比划。最后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一厘米。学生能说出像田字格的一条边,图钉的长,老师还提供了1厘米的小棒,1厘米长的粉笔头等等,这样学生对1厘米的印象比较深刻。然后找2厘米5厘米时学生就得心应手了。
围绕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总结反思,全体数学老师还将在博客中跟帖共同探讨。
相信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矫治,并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撰稿:蒋婷婷 摄影:章瑞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