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基于“有度”哲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2012-2013学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舜华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教科研工作,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为指针,实施课题带动战略,走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化的教改之路,促进高品位特色学校创建,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发展,致力于学生高素质形成,使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以现代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真正从为教学服务,真正从学生出发,切实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出发,研究有度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的相关技能,同时加强对数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大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力度,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学会以睿智的头脑开创新篇,最终服务于生动活泼的课堂和鲜活生动的学生。

二、主要研究工作

(一)注重学科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组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学校为给学科教师发放学习书籍,如:《课型范例与实施策略》、2011版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美术教育概论》等,并定期进行考核。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思路,对自己今后教学实践有的效性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通过学习专家的理论,剖析教学案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内化对“有度教学”的认识。  

(二)扎实管理,深化研究。

学校把课题研究作为教科研载体,其目的不在于创造多少理论价值,而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因此,要求大家把教学工作自觉纳入教科研轨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课题活动。

1各学科依托能力促进小组这一平台,开展多次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研究的课题,进行有度教学的探索,在平时课堂中渗透。每一次实践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评课和教学反思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运用新课程理念去阐述自己的见解,让教师在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核心,走进课题。做有心人,收集整理相关内容,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及时反思,认真记录课题研究中的相关体会,注重总结与提炼。

2、2013年3月学校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国家督学、原江苏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成尚荣老师担任马小教育集团的内涵发展总顾问。而且借此机会,马小教育集团“蒋华名师工作室”、“张晓丹工作室”、“蒋惠芬工作室”、“沈小伟工作室”成立了。成老为我们的名师工作室授牌。学校多名骨干教师成为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蒋华还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代表进行了表态发言。成老师说:“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一种标志,标志着马小在内涵发展上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马小学习研究发展共同体的形成。”他送给全体工作室的老师8句话,1、正确对待优秀,2、正确对待压力,3、正确对待年龄,4、正确看待自己,5、正确对待专业,6、有广阔的文化背景, 7、儿童研究的定位,8、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成老师的8句话,字字珠玉,旁征博引,那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教育思想让他不折不扣成为马小人心中永远的教育偶像!

3、4月2日,我们举行了课题开题仪式。参加开题仪式的有徐亚洁校长,教科室金玉主任,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由白舜华老师对课题设计进行了解读。徐校长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评议。她站在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对我们提出了建议和鼓励,为我们提出了要求,从学校和教师的根本需要出发,抓好课题研究,做到学习有材料、研究有目标、研讨有内容,全校形成合力,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标准。金玉主任对每位课题组成员提出了四点要求:1、加强理论学习,深刻剖析课题实质。2、加强反思,在行动研究中创造。3、加强过程积累,做好资料收集。4、加强团队或做,增强机体凝聚力。

4、5月4日,我们邀请了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来校讲学。《圆的认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特级教师真实、充满情趣和智慧的课堂。贲老师的学术报告“数学课堂,把门打开”,使全体数学教师得到观念的洗礼和理论的提高;知识的积淀和教学技艺的增长。

5本学期,我们举办了多次主题沙龙,如:以 “研讨贲友林教学思想”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以“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沙龙、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为主题的沙龙、以“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讨”为主题的沙龙。沙龙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结合自己及他人的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及其做法。通过沙龙活动的学习、研讨和经验交流,大家开拓了视野,明确了目标,增强了责任意识,激发了敬业精神。

6、加强教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工作。本学期课题组成员之间积极听课,互相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努力将他人课题研究中的精华运用的自己的教学中。

7、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课题研究规范化。从课题计划、过程实施、成果总结等方面进行资料搜集、筛选、分类、归档,使教科研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三、实验研究的思考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课题组的老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追求更有度、更高效的课堂。在实践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1、要使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有度、适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教学机智,深厚的知识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教师多练“内功”,更新和充实知识储备,让教师获得更好的个人专业成长是课题组思考的问题之一。  

2、在学生人数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有效地关注全体学生,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也是下一阶段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