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认真开展《基于“有度”哲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学习和评价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
二、主要研究工作
(一)注重学科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本学期我们组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利用多种平台加强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的交流与研讨,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学校为给学科教师发放学习书籍,如:《课型范例与实施策略》、《2011版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等,并定期进行考核。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思路,对自己今后教学实践有的效性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通过学习专家的理论,剖析教学案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内化对“有度教学”的认识。
(二)扎实管理,深化研究。
本学期,严格按照期初制定的计划,要求大家把教学工作自觉纳入教科研轨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课题活动。
1、为了切实了解我校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期初我们开展了关于课堂教学现状的教师(学生)调查问卷,了解来自学生和教师的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找准研究的方向。
2、各学科以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为锲机,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研究的课题,进行有度教学的探索,在平时课堂中渗透。每一次实践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评课和教学反思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运用新课程理念去阐述自己的见解,让教师在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核心,走进课题。做有心人,收集整理相关内容,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及时反思,认真记录课题研究中的相关体会,注重总结与提炼。
3、以能力促进小组活动为抓手,细化课题研究。
我们抓住“能力促进小组这一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演讲比赛、现场写作比赛、备课比赛、课堂教学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微课评比、讲座、教学沙龙、基本功竞赛等,将课题研究进一步细化,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4、加强教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工作。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之间积极听课,互相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努力将他人课题研究中的精华运用的自己的教学中。4月,武进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武进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先后在我校举行,活动中,我校青年教师芮含蕊执教了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杨鹂和魏菲两位老师分别为大家演绎了(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Project1的第一、二课时,并在课后谈了自己的教学反思。三位教师的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6月,我校开展了“有度课堂”专题研讨活动,数学组杨区的陈庆花老师首先执教了三下的《认识小数》,中心校的徐艳老师执教五上的《认识负数》。语文组来自杨区的陈银霞老师和中心校的许叶老师分别执教了一下《蚂蚁和蝈蝈》和四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最后的讨论和评课环节中,湖塘协作片其他学校的教师代表以及我校教研组成员对执教老师的课做出精彩点评,学校领导作了最后的总结,为我们今后的有度教学引领了方向。
5、本学期,我们举办了多次主题沙龙,如:以 “如何上好夕会课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为主题的沙龙、以“小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沙龙、以“活用口语交际,有度进行小练笔”为主题的沙龙、以“提高语文教师有效命题能力的探索”为主题的沙龙、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为主题的沙龙等。沙龙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结合自己及他人的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及其做法。通过沙龙活动的学习、研讨和经验交流,大家开拓了视野,明确了目标,增强了责任意识,激发了敬业精神。
6、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课题研究规范化。从课题计划、过程实施、成果总结等方面进行资料搜集、筛选、分类、归档,使教科研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三、实验研究的思考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课题组的老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追求更有度、更高效的课堂。在实践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1、要使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有度、适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教学机智,深厚的知识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教师多练“内功”,更新和充实知识储备,让教师获得更好的个人专业成长仍然是课题组思考的问题之一。
2、在学生人数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有效地关注全体学生,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是下一阶段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