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度”哲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0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舜华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认真开展《基于“有度”哲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学习和评价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
二、主要研究工作
(一)注重学科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本学期我们组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利用多种平台加强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的交流与研讨,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学校为给学科教师发放学习书籍,如:《课型范例与实施策略》、《2011版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等,并定期进行考核。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思路,对自己今后教学实践有的效性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通过学习专家的理论,剖析教学案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内化对“有度教学”的认识。
(二)扎实管理,深化研究。
本学期,严格按照期初制定的计划,要求大家把教学工作自觉纳入教科研轨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课题活动。
1、期初,我校结合暑假的理论学习,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理论考试,了解教师的理论基础、教学思想,为课题研究找准研究的方向。
2、各学科以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为锲机,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研究的课题,进行有度教学的探索,在平时课堂中渗透。每一次实践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评课和教学反思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运用新课程理念去阐述自己的见解,让教师在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核心,走进课题。做有心人,收集整理相关内容,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及时反思,认真记录课题研究中的相关体会,注重总结与提炼。
3、以能力促进小组活动为抓手,细化课题研究。
我们抓住“能力促进小组这一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演讲比赛、现场写作比赛、备课比赛、课堂教学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微课评比、讲座、教学沙龙、基本功竞赛等,将课题研究进一步细化,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4、加强教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工作。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之间积极听课,互相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努力将他人课题研究中的精华运用的自己的教学中。
5、本学期,我们举办了多次主题沙龙,如:以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度融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以“新旧教材有效衔接中的写作教学”为主题的沙龙、以“文学和书法”为主题的沙龙、以“语文课堂中如何让高年级学生愿意表达”为主题的沙龙、以“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为主题的沙龙、以“我与新教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为主题的沙龙等。沙龙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结合自己及他人的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及其做法。通过沙龙活动的学习、研讨和经验交流,大家开拓了视野,明确了目标,增强了责任意识,激发了敬业精神。
6、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课题研究规范化。从课题计划、过程实施、成果总结等方面进行资料搜集、筛选、分类、归档,使教科研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12月,我们参加了常州市级备案课题中期评估,顺利通过评估,并被评为常州市级重点课题。
三、实验研究的思考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课题组的老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追求更有度、更高效的课堂。在实践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1、要使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有度、适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教学机智,深厚的知识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教师多练“内功”,更新和充实知识储备,让教师获得更好的个人专业成长仍然是课题组思考的问题之一。
2、在学生人数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有效地关注全体学生,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是下一阶段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