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要做到宽严的度
发布时间:2013-01-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舜华
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在课堂,课堂管理非常重要。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关系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的高低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好坏。如何搞好课堂管理,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管理中,有人“严”字当头,管理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专心致志,一点一滴必须按老师的说的去做;有人“放”在首位,管理松散,允许学生上课随便做什么,只要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秩序、不妨害他人的学习、不影响课堂纪律……显然,不同的管理产生不同的结果。笔者主张课堂教育管理要宽严有度。
宽严有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度是量变和质变的临界面,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度的范围内只是发生量变,超过了度就会发展质变。这一原理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准确把握好自己的严格与宽松之度。要打破传统管理局面——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就需要改变管理方法引发质变;要使学生不因自己管理的宽严过度走向一个极端而发生质变,就需要自己把自己管理的宽严置于一定之度。宽严有度的课堂管理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快乐。这正好与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的原理相吻合。
宽严有度需要“积极的惩罚”。教师的课堂管理通常是执行有关课堂的规章制度,奖优罚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表彰奖励先进的、优秀的,惩治处罚错误的、落后的,这有利于树立正气,激励积极力量或行为,抵制消极因素,向来被人们接受。如果我们继承奖励先进和优秀的做法的基础上,将惩罚变成为让学生愉快地接受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的话,那效果会出乎意外。魏书生老师创造的对学生违反语文学习管理的“规定”非常有趣,他让学生接受的自我惩罚是这样:谁“违法”,一是补上学习任务;二是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五种方式是:a.为别人、为集体做件好事,以补偿内疚心理;b.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个节目,增强自制观念;c.写一份说明书;d.写一份心理病历;e.写一份个人法庭审判程序。他把“罚劣”变成增强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促进人格自我完善和加强自我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强制性的管理也折射出宽容化的放松,很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
宽严有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今天这个追求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时代,人性化的管理被当今的管理者们普遍采用,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和认同。课堂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二元化的课堂,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应重视学生主体性。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管理处处围着“主导”创造“严肃谨慎”的氛围,就很容易压制和损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管理放宽,课堂上“漫山放羊”,对于自制力差或者不具备自制力的中小学生而言,就会让教育教学的目的付之东流。过严过宽、不严不宽的管理都不是成功的管理。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是教师实现课堂管理的基础,是把握宽严有度的前提。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是时代发展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根本要求。“学为主体”,是强调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建立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责任性”。
教学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课堂管理也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将课堂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手段,具有严肃性,并带一定强制性,要求学生课堂上要步调一致,听从指导,这是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所必须的。但是,学生毕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课堂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是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的,课堂管理应该是双方共同参与,课堂管理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做到宽严有度,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广泛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彻底打破传统的课堂管理上自己“一统天下”的局面,那么何愁课堂管理不科学?还用担心教学效率不高吗?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说明的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个道理。
宽严有度需要不断地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课堂管理的核心内容。课堂管理的宽严程度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教育管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比如提问教学法就是一种好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解难提问题。成都市特级教师李镇西在上鲁迅的《孔乙己》时——以精彩的悬念开头,鼓励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师生双方互动解决问题。他那富于创新的教学设计,把学生激活了。课堂上,学生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振奋,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道道火花,课堂气氛热烈和和谐。其创造性表现在:1.让学生质疑问难,开启思维闸门;2.用关键性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究;3.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把握课文背景及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灵。精彩的问题教学领引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教学和管理有机融为一体,效果很好,课堂民主管理就是李镇西的特色。
作业法教学法也是如此。有位历史教师的课堂作业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美苏争霸”这一节的内容。他一改平常的“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把本节的内容的三个阶段分配给三个学习小组“做课堂作业”。他要求学生从时间、原因、特点、表现等几个方面去寻找资料、归纳要点,然后在课堂上将学习所得展示给大家。第一小组在图书馆查到了有关“柏林墙”的图片及相关文章、“古巴导弹危机”的介绍;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了有关“尼克松主义”的介绍,第三小组在网上找到了关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历史资料及时事新闻中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的发展情况的介绍。学生们一一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不时为同学的精彩讲解而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课堂管理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位历史教师在总结其收获时说:“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变教为主体为学为主体,使我看到了学生的内在潜力,也促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也转变了学生的课堂管理观念;这一新型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受到了实践的检验,更让我找到了今后改进课堂教学管理的方向”。
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新课堂管理的源泉。好教师往往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影响和改善课堂管理。各地长期以来教学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情境法”、“操作观察演示法”、“表演法”、“游戏竞赛法”、“讨论法”等,都是课堂教学的一些好方法,它有助于课堂管理目标的实现。这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里无不渗透着宽严有度。
总之,宽严有度在课堂管理中非常重要,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把握。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