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有度的课堂 精彩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2-08-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鸣凤

  ——记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数学课题组暨能力促进小组活动

隆隆春意驱散了冬季的寒冷,万象更新孕育着新年的期望。季节的轮回带给我们的是年岁的增长、学期的更迭。经过寒假休整,我们迎着朝阳,满怀着新的希望,迎来了2012年春季新学期的到来。在这放飞希望和梦想的美好季节里,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本学期第一次数学课题组暨能力促进小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首先,大家共同聆听了史宇丹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一节课。史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教风清新自然,教学语言精炼。课的布局和结构都非常合理,整节课过程流畅,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也非常规范。在练习题的处理上体现了史老师一贯扎实有效的风格,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巩固练习中将本节课的难点“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水到渠成的攻破。本节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交口称赞。

然后,能力促进小组的青年教师们,当堂进行了粉笔字展示,并请了集团本部书画方面的专家蒋惠芬老师对每一幅作品进行了点评。在蒋老师的悉心点评和指导下,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法技巧和专业知识,今后一定会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练习和文学修养。
 
接下来,能力促进小组的全体成员集聚在支部活动室,对史宇丹老师执教的课进行评课交流。先是由赵君、虞丽华、蒋婷等小组中的新兴力量们阐述了各自的听课见解,虽然都是相对年轻的教师,但通过能力促进小组一次次活动的锻炼,都变成了有思想、有深度的优秀教师,在评课中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接下来压轴的当然是王华英、俞振蔚、梅英、陈春明等一批在数学教学方面经验丰富,理论功底相当深厚的老师。他们结合学校提出的“有度”教学针对本堂课进行了剖析,内涵深刻、点评到位,对细节方面的处理也能做到尽善尽美,实在令我们年轻教师敬佩不已。
 
此次活动让广大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生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对运用“有度”思想 ,探求优质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这次活动也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思考,孟轲曰:“教亦有术也”。教学有一定之法,也有无定之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法则与标准。教学之道,重在有度。所谓“度”,正是指这种法则与标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内容纷纭庞杂,浩如烟海,方法灵活多变,幻若星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必须注重课堂教学基本法则与标准的研究与探讨。一系列的活动折射出我们马小教育集团的确是一个好学习的群体、重思考的学校,相信在课题的引领下,只要我们马小人不懈努力与追求,定能打造出更加“有度”、“优质”的数学课堂。
 
                            (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陈春明吴鸣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