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备案课题 数学课堂中教师问题行为及矫治的研究研讨活动暨 数学能力促进小组第四次活动通知 |
||
一、参加人员: |
全集团数学教师。 |
|
二、活动时间: |
2012年6月5日(十八周周二下午2:20) |
|
三、活动地点: |
综合楼三楼图书馆 |
|
四、具体安排: |
||
1、2:20---3:00 |
吴旻执教《小松鼠找花生果》 |
|
2、3:10---3:50 |
蒋婷婷执教《统计》 |
|
3、4:00---5:00 |
评课交流 |
|
注意: 请各位数学老师事先安排好课务后准时参加,不得缺席! |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2.6.5 |
地点 |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成员及全片数学教师52人 |
实到人数 |
52人 |
||
主持人 |
徐亚洁 |
活动 形式 |
教学观摩、专题研讨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问题行为矫治的研究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一、教学观摩:
吴旻执教《小松鼠找花生果》
蒋婷婷执教《统计》
二、专题研讨:
1、上课老师围绕研究主题谈设计意图及反思。
2、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派代表进行点评。
3、徐校长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具体内容见附件) |
||||||||
评 价 |
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存在着差异,长期的同学科听课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更好地改进教学;不利于教师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整体优化教学方法。进行跨学科听课,有助于形成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学科已有教学方式方法之间的大融合,从而开辟出教学的新天地。本次是语数英联合教研活动,通过活动,大家深思了各学科间的异同,谈了谈跨学科听课后的感受以及对自己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相信大家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肯定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打开一天更广阔的天空。 |
填表人 吴鸣凤
《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比赛项目?……
二、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尝试统计,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
反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如:
狗 |
猴 |
长跑 |
5只 |
6只 |
8只 |
狗 |
兔 |
猴 |
跳高 |
长跑 |
一共 |
5只 |
2只 |
6只 |
5只 |
8只 |
13只 |
反馈:先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反馈:我们再请完成第二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
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
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加跳高和长跑比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
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较合适呢?(把它们分开)
引导:是的。可以把它们分开统计,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明确: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比赛项目分,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
2. 再次统计,解决问题。
谈话: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先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再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好吗?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列表统计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列表方案,出示相应的统计表。
要求:请小朋友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反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统计表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格)
狗 |
兔 |
猴 |
长跑 |
5只 |
2只 |
6只 |
13只 |
跳高 |
长跑 |
一共 |
5只 |
8只 |
13只 |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调整统计表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提问:观察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是的,第一张表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第二张表是按运动项目统计的。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清楚每张表格是按什么标准进行统计的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为了使统计表所表达的信息更清楚,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栏,注明表中每个项目的意思(课件演示修改统计表的过程)。像这张表格,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第一行表示各种动物的名称,就写上“动物种类”,第二行是每种动物的只数,就写上“只数”,后面的每个数就不要再写单位了。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习惯上放在数据的前面,用“合计”表示。
师生共同修改第二张表格。
3. 观察统计表。
提问:通过小朋友自己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动物运动会的统计任务。看了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 拓展应用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统计表,并组织交流。
四、 全课总结(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