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朗读指导 营造高效课堂
发布时间:2016-03-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汪潮
有度朗读指导 营造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始终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为宗旨,不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关于低段的朗读训练,本学期开始至今,一年级教研组就不断进行探索。开学初,由余京艳老师、张春燕老师主持的朗读技巧指导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朗读能力指明了方向。这次教研活动,汪潮老师和丁晓雪老师分别执教《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一二课时,旨在探索一二教时中朗读指导的不同程度。
首先,由汪潮老师执教《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汪老师紧紧抓住本课的朗读教学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初读课文前,要求明确。检查读词时,通过表扬学生轻声读得好引导其他学生读好轻声,如“伯伯”、“爷爷”、“托起来”等轻声字音指导准确到位。同时,在字音方面,汪老师还关注了学生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读音准确性,如“松树”等。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汪老师再将词语放到句子中,孩子的朗读难度就大大降低,句段的朗读正确性和流利性就大大提高。汪老师在教学中还注重运用: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翘舌音读得真好,诸如此类的鼓励性评价语,给孩子们莫大的鼓舞,让孩子喜欢朗读,愿意朗读。
丁晓雪老师执教《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在教学中,丁老师采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抓住这篇课文对话的特点,通过范读、带读等形式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小松树、风爷爷当时的神态、心理活动。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读、思、悟、议论、评”这种宽松民众的氛围中学习,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特征,体味人物心里想法,感受人物态度变化。丁老师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赛读等多种读书的方法,有的放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研讨课。
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和吴华秀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点评。沈燕萍老师就一二课时朗读的不同程度进行了解读,认为第一课时注重读准、读通,第二课时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位教师都很好地把握了不同课时朗读的侧重点。余京艳老师就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小瑕疵进行了指导,如汪老师课堂上次出现的用“多”说话训练不到位,和丁老师课堂上出现的学生对“喂”的解读不到位。余老师认为,课堂问题的提出应该以学生的观点为出发点。最后,吴华秀老师对两位老师进行点评。吴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成长,她认为两位老师的朗读指导非常到位,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思考,代表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吴老师赞扬了一年级教研组浓厚的教研氛围,也正是这样浓厚的教研氛围,有像沈老师、余老师、张老师这样一批乐教、善教、并对青年教师无私指导的老教师,才使得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
此次听课评课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平台,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马小这个凝聚力很强的大家庭里,在这样的研讨气氛中,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提升。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汪潮 摄影:秦雯)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