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年段特征 关注文本独特价值
发布时间:2016-0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泱
万物复苏的春天,虽仍有几分料峭,却挡不住马小六语教研组成员学习、教研的热情。3月25日,全体教研组成员围绕“把握教学年段特征 关注文本独特价值”主题开展活动,由吴敏菊和李泱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夜晚的实验》第一、二课时,教科室金玉主任全程参与活动。
《夜晚的实验》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叙事性课文。本单元的文章是围绕“探索与发现”主题来组织的,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洋溢着时代气息,渗透着现代意识和价值观。文章语言平实,学生一读就懂,但仔细品味语言文字和文章结构,不难发现有许多特质的东西潜藏在其中。两位老师正是充分利用这个语言训练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而给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丰富而强有力的滋养。
吴老师的课为孩子们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从《人类的老师》、仿生学讲开去,引导学生抓课题质疑,从而利用学生的质疑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无论是字词的教学,句式的训练,还是朗读理解,情感的熏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特别是小标题的概括,有方法的指导,有灵动的生成,充分显示了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李老师的课紧紧围绕“长文读短,短文读精”的设计理念,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产生学习需要。她除了将四次实验了解人物品质,使学生得到感悟作为重点外,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发展需要,将实验的过程中的文字作为一个特色来引导学生去品味生动文字背后的写作秘密,让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两条线并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后,教研组成员紧紧围绕本次研究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一教研组的方燕教导高度评价两节课:在常规的教学中有年段教学的特征,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有学习习惯的培养,保持了常态教研活动的新常态。思想火花的碰撞,促使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金玉主任充分肯定了六语教研组团队敢于创新和乐于研究的氛围,指出吴老师的课智慧、扎实,李老师的课灵动、有度,两位老师对自己有明确的教学态度,上出了课时的特点,课型的特点,体现了自身的风格。同时,她又寄希望于教研组成员,在提高质量,提升内涵的大背景下,六语教研组要扎扎实实在课堂上稳扎稳打,让课堂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斯帕拉捷是科学界的标杆,我相信,他的人格魅力在深深打动学生的同时,那份敬业、创新、实践、攀登的精神也一定会促使六语教研组成员在教学之路上勇攀高峰!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李泱,摄影:刘洁)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