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语用”之道,入“有度”之境
发布时间:2016-04-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勇璐琰
四月清和雨乍晴,校园里垂柳依依,嫩绿的新芽点缀其间,焕发出勃勃生机。趁着春意正浓,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陈松兰老师和勇璐琰老师分别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二课时。这是一篇充满了浓郁人文氛围的课文,以清新优美的文字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两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准确把握了课时目标与特点,使课堂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陈老师的第一课时——设计清晰明了、节奏紧凑有序、语言生动流畅,整堂课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1、词语理解“活”。多种字词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情感色彩。2、朗读指导“实”。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抓住文本基调,重视技巧训练,实现高效朗读指导。3、情感体验“真”。教师引导学生代文中的萨沙说话,通过角色转换,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勇老师的第二课时教学扎实有效,突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与实践:先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过反复阅读,逐渐深入讨论,透彻理解妈妈所说的话,体会萨沙的情感变化。后又依托文本、结合语境,聚焦于萨沙的动作和蔷薇的对比,通过情境创设、想象补白等方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心情,撞击出来自心灵的声音,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课后,教研组老师就两堂课展开热烈研讨,纷纷表示两位青年教师成长迅速,课堂日渐成熟。吴华秀老师点评两位老师做到了教学设计有标可依,教学方法有理可循,教学生成有度可赏,同时也希望四语教研组能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每天都有“微创新”,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教学水平定会有质的飞跃。
依其性,应语应言,循语用之道;顺其时,随文随思,入有度之境。文字的温度,从来就是生命之光的折射。唯有丰赡的情感滋养,才能绽放出文字的花朵。如果学生能在潜心会文中与文字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与揣摩文章的表达之妙进行全方位地融合、对接,让课堂既充满浓浓的人文味,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学会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岂不是一举两得?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勇璐琰 摄影:华玉芬)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