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06-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耿明霞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马杭中心小学    耿明霞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茅塞顿开、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度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吗?媒体出示书名、作者。
2、 这本书中有哪些故事?(1)指名说(2)小结,媒体出示:空城计、苦肉计……
3、 在这本书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学生随意说,相机小结,引出诸葛亮(出示书中介绍诸葛亮的句子)。
4、 媒体出示,简介诸葛亮生平。简单说明复姓,并举例。
5、 简介刘备。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那刘备又是何许人也?
6、 揭题,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 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1)       老师范读课文。(2)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2、 学生自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2)学生自读。
3、 检查自读。
(1)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这一课的四字词语比较多,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A、指名读     B、齐读
2)怎样理解它们?首先,我们要抓住关键字。课件出示。
A、理解:蜿蜒起伏 (先理解“蜿蜒“) 、疏疏朗朗
B、青翠欲滴   课件出示:“欲“的选项并让学生选择后,说说词语的意思。
C、秀丽宜人 (同上)
D、把这四个词语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问:这段话描写了什么?(隆中的美景)
3)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谁来读一读这组词语?
A、指名读。
B、理解“结拜“。学生说,老师补充,再拓展(课件出示关羽、张飞简介)
C、理解“半晌工夫、一个时辰“:这些词语中,有两个是表示时间的,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正音,理解意思。
D、理解“群雄纷争、茅塞顿开”:怎样理解这两个词?学生自由理解后,课件出示两个词语的意思,再出示相对应的句子,指名读。
4)再读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词语,一定会读得更好。齐读。
5)快速浏览课文,把这组词语送到课文中去,它们出现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A、指名回答。B、课件出示:2——4自然段。
三、理清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读234自然段。
2、这3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什么?指名答。课件出示   板书:经过
3、学习第以自然段。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请以这个为根据,给课文分段。学生分段,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第一段
1、课题是《三顾茅庐》,为什么课文只写了第三顾?让我们到文中找找原因。
1)生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
3)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女生齐读。
4)读了这段话, 你知道了什么?(前两次没有见着。)
     还知道了什么?根据回答,相机小结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课件出示,板书:原因
5)小结: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的,拜访的结果又如何?我们且待下节课分解。板书:结果
五、拓展阅读
阅读《补充习题》上《诸葛亮巧使空城计》,并说说从故事中,你感觉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评课
               马杭中心小学 四年级教研组
 生字词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板块。如果生字词的教学不过关,语文素养的提高、情感的熏陶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更要抓好、抓实,使学生在学字、学词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字词的方法,形成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课标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儿童的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就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自主的识字。教生字,教师常用的几个环节:读文圈画生字——带音读生字——去音读生字——理解生字——识记生字——扩展运用生字——读文巩固生字。这几个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认知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形象到抽象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即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各个环节的操作教师注意把握节奏、关注学情、启迪思维、调动情感,做到张弛有度、富有情趣。
 三顾茅庐是国标本教材四下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罗贯中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改编而成的,文章任务人物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文字背后内涵深刻,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者紧扣一个 ‘读’子,在读中感悟一个“诚”字,重点处让学生多读、多悟、自读、自悟,力求读出‘诚’,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教者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者在使用本科教材时,将隆中的景色描写置前,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的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学的更加紧凑。
 在全文读完以后,教者将原著的内容,比如歌曲、电视剧片段引入语文课堂,使教学资源得以整合,而这些资源都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刘备的求贤若渴,
 第二、努力让语文教学过程成为主动探究的教学。
 教者努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体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积极表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重视,享受成功的快乐,这节课始终是以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这条主线来写的,也是唯一的一个中心问题来组织探究学习的,那么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得到了发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从景入手,以景点人,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出刘备的诚意,感悟刘备的诚意,这正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教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找一找、读一读、演一演刘备的诚心诚意,比如让学生找到表现刘备动作的词和句子,恭恭敬敬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以有的生活经验体验刘备的诚意,在感悟的基础上再度课文,插图的作用不可以忽略,在学生读到刘备轻轻敲门这个环节中,教者不失时机的让学生扮演刘备,想象一下此时此刻人物的神态,动作,还有语言,让学生在表演当中拓展读书的空间,读出文本以外的语言,切实的体会刘备之诚,然后再来朗读重点的段落,学生置身文内,实现了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教者借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所以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回去以后读一读《三国演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