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关注历史,关注生活,有度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6-06-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晓玲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复述课文的方法。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重点难点: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去进一步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去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郑和远航共7次,课文重点写了第一次,你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用了哪些小标题来概括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
(扬帆启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第一段:扬帆启航
1、扬帆启航这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指名读,
2、站在船头的郑和此时此刻心情怎样?(高兴、激动)
a、是呀,在他眼前,他看到了——船队(图),这是一支怎样的船队?(雄伟壮观 设备先进 装备齐全)出示第二节
在600多年前,郑和就能率领这样一支船队代表国家出去远航,内心是怎样的?(骄傲 自豪)
读句子
b、郑和站在桥头,抬头向远方眺望,他又看到了什么——茫茫大海(图),他会想?(凶险方面)这一去,吉凶未卜,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呀,但是他退缩没?后悔没?真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呀
再读句子
c、站在船头的郑和又回头看看岸上,是——送行的人们(图),有——有——还有——从他们的语言和眼神中郑和分明看到了人们对他的——希望,郑和怎能辜负?所以他——再读句子
过度: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第二段:友好交往
1、历史上大大小小,有名无名的航海家探险家有很多,你知道他们航海探险的目的是什么吗?
拓展资料: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令抢光船上的财物,
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2、郑和远航,一路途经的国家很多,他每到一个国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3、自由读第四小节,看看文中写到了哪些人?(各国君臣 老百姓 各地的商人)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两国之间的友好?课件出示关键词语,你能选择一个用上关键词说说他们之间的友好吗?
(介绍复述的方法:像这样用上原文里的有关词语,想象“画面”,再加上自己的话,把文章的大意讲出来,这是复述的一种方法。)
4、看,(友好图)想象一下 郑和          地对他们君臣说:                                                                                             
                      老百姓惊叹不已:                                                            
                       各地的商人:                                                                                                              
5、拓展: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铁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等等。当郑和的船队从木骨都束回来时,不仅带回来了十七国的使节,还带回来了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非洲的珍禽异兽,有狮子、金钱豹、麒麟、千里骆驼和鸵鸟等等。
小结:郑和用友善和诚信换回了和平邦交,他架起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桥梁,所以课文最后一节中说:出示:读: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三段:战胜凶险
1、过度;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郑和船队遇到了哪些凶险?
2、指名读第5节,交流回答:风浪   海盗
出示: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3、指名读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是怎样做的?(出示:面对……郑和……化险为夷。
6、除了自然界的凶险,船队还会遭到……的袭击。
7、读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郑和?(镇定自若 勇往直前 临危不惧 智勇双全 有勇有谋 足智多谋)
小结:漫漫航海路上,郑和凭着坚强的毅力,智慧和胆识不断地战胜重重凶险。将一个泱泱大国的文明传播到亚非各国。郑和代表的不仅是他自己,表现了——(引读
第六节第七节
1、引读第六节: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纵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前后出洋七次,到过30多个国家,跋涉里程约10万余海里,相当于环绕地球3周多。所以课文最后一节中说:出示:读: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2、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鬓发全白了,不幸的是由于他长年漂泊在无边无际的大洋上,为外交事业呕心沥血,最终积劳成疾,客死他乡,逝世后由随从将郑和的骨灰带回祖国。
让我们带着怀念和敬仰之情来读课文最后一节。
3、600多年过去了,郑和早已化作尘圭,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名字将永载史册!看,这就是航海家——郑和的塑像课件出示图片),面对郑和,你想说些什么呢?
4、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郑和的崇敬,让我们再次带着崇敬之情来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课后作业
1、把郑和远航的故事讲给朋友、家人听。
2、推荐阅读《郑和下西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