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意外”演绎精彩
发布时间:2014-06-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耿明霞
“意外”演绎精彩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耿明霞
“邂逅”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它是指“偶然遇见”。既是偶然,因此,并不在我们预期设想之中。当我们在课堂中发生众多我们难以预期的事情时,就似乎是与“意外”发生了一场“邂逅”。当你用发展与研究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意外”,你会欣喜地发现精彩等待着你,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种宝贵资源。
“意外事件”之——“老师,快看蚕宝宝!”
上课前的意外:
又到了春天,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香樟树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真是好天气啊!我夹着语文书去教室上课,今天语文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并配上自画像。我满怀信心,孩子们肯定感兴趣。
走到教室门口,一看,傻眼了!教室里静静的,但几乎每个孩子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盒子,里面让人觉得肉麻地爬着几条小虫——“蚕宝宝”!
学生都专心致志地在玩着盒子里的蚕宝宝,似乎没有听到上课铃声响过了,甚至许多人没有看到我已经到教室里了。突然一个学生发现了我,高声喊道:“老师,快看蚕宝宝!”
意外之后:
“怎么办?”这三个字在我脑子里快速地转动着。孩子们冷不丁地向我抛过来的这个球,我是接住,还是避开?
责备一通,将适得其反!让他们把蚕宝宝放到抽屉里藏起来,强迫他们听我讲写人文章的枯燥顺序,这是不现实的!没看到他们这个兴奋的劲头吗?嘴巴上虽然没有动静,心思全在那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身上了,两只眼睛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宝宝”。
但是,等师生问好之后,我已经想好该怎么办了。我换了一种心情,微笑着说:“蚕宝宝真可爱,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说一说蚕宝宝吧。”
“好啊!”“好啊!”很多人居然鼓起掌来。
…………
[反思]
新的课程观指导我们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一个好教师不应该照本宣科,教师再也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应该是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新课程建构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学生一起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想起了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莉亚在谈到教师角色时曾提到的一句话: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的确,教师和学生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一起共同创建课程,然后师生共同在实践中形成课程。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决策者,更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决定了学生是否接受我们,从而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