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评价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213162 郑丹平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末。课堂评价是否“有度”更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对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评价中很多的表扬激励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提高。但是,笔者也发现教师在评价时长期的盲目鼓励;忽略过程;忽视整合;缺乏情感等问题又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对于如何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笔者提出:一、课堂评价要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课堂评价要情真意切,彰显教师人文关怀;三、课堂评价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积累方法;四、课堂评价要关注语言文学,培养学生良好语感;五、课堂评价要运用肢体语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有度 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要求,系统地、科学地收集、处理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末。课堂评价是否“有度”更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表扬激励、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力,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却任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笔者对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缺失现状做了整理。表现如下:
1. 语言空泛,盲目鼓励。
为了显示对学生发言的尊重,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 我们的老师每当学生答对了问题,都会无私地使出“赏识”的法宝,一个劲儿为学生叫好。使得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你真厉害!”、“你真棒!”这样空泛、盲目的鼓励之风盛行,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产生淡漠。
2.忽略过程,回避错误。
有一次听课,教师指名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错了两个字,漏掉了一个字,然而教师评价时竟然表扬该生说:“读得真好!”全场一片哗然! 不知是这位教师紧张没有认真听还是对朗读的标准了解的不透彻,连最起码“读得正确”的要求都没达到,真不知该生读得“好”在何处。上述案例就是典型的“马大哈”评价, 不加以认真倾听学生朗读或者说根本是在回避学生的错误就胡乱地评价,又或者是对学生的发言不加辨析,盲目鼓励,这看似是尊重学生的发言,实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3.偏离文本,忽视整合。
某位教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大家围绕一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沙漠旅行后的小红马再次遇到小骆驼时,它会对小骆驼说些什么呢?”一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我的身体一吃不消,下次再也不听你的话去体验沙漠之旅了……”老师说: “好。”示意该生坐下。接着又让其他学生继续发言,却也没有给予单独的评价。最后,老师说:“大家说得都很好, 就讨论到这里。”学生好在哪里呢?教师根本没有说清楚。之前一学生偏离主题的回答,教师也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讨论的结果,教师也没有总结。这样,对学生的思考成果,发言不置可否、不作诊断、不予以导向的做法,让学生难以从老师的评价信息中澄清对错、分出优劣、明确方向、领悟方法。
4.注重形式,缺乏情感。
有的课上,当教师说“表扬他”时,生(啪啪啪)。一堂课反复出现这种形式,师生之间就像动物的一种条件反射一样,生硬、毫无情感。而有些课堂则完全相反,一堂课上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有物质评价、有奖励小玩具、有的奖励五角星并贴到学生的头上等,学生注意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的课堂,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没有针对性,更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古人云:过犹不及,凡事有度。以上例举的课堂评价在原有的基础上是有提高的,更加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但是,过度的教学评价又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那如何有度评价,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
1. 课堂评价要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指向明确且要形象具体。
1.1 评价语言要体现幽默
听过一位资深教师的一堂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指名学生朗读描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句子 ,学生站起来却用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了出来,于是老师微笑着走过去小声地对他说:“你声音这么大,小动物会被你吓跑的。”我觉得这种善意的“提醒”既幽默,又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小声点才能读出“窃窃私语”的味儿了。与此相反,适当夸张也是另一种幽默。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出色时,教师可以用“我很欣赏你的回答!”来评价;当学生因为读了好几遍书才摸索到答案时,教师就说“ 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清楚明了,教师就说“ 真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想必,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交流,会深感亲切和谐。
1.2 评价语言要体现趣味[1]
记得于永正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这个男孩音质悦耳,吐词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 无比诚挚地说“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 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于老师趣味性的评价语言使这位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也引得所有学生羡慕不已,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此时,教师的评价不仅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更使被评价的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评价要情真意切,彰显教师人文关怀
语文课堂是表达人文关怀的最佳环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师生之间和谐程度的最直观体现。
2.1 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独特体验
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得以彰显、发展自己的个性。例如,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二泉映月》后,再听二胡曲“二泉映月”谈感受。 有的学生感受到曲子充满了悲凉、有的感受到曲子很激愤昂扬、有的感受到的是阿炳对生活的热爱。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时教师要做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尤其是对学生的独特见解要给予肯定,让课堂评价体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2.2 课堂评价要关注激励体验成功
激励性评价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出现某种良好的行为后,如果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率真的言语,教师要给予热情地鼓励,让他们的热情加深一步。对学生的细微的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要大力地赞扬学生创新的言语,从而让他们的创新火花燃成熊熊大火。
3. 课堂评价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积累方法
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应该及时抓住学生认识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有的学生表达时,由于紧张说错或读得不到位时,老师说“ 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真好听,老师真羡慕你的这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其次,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师的评价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引导改正,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
4. 课堂评价要关注语言文学,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培养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对学生进行评价, 就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例如,教学《 九寨沟》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 “诗情画意”“神奇”等词来点评学生的读书情况,“真美,让老师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画意。”“通过你的朗读, 我知道了这神奇的景色只有在九寨沟才有,其他的地方都没有,看来九寨沟真是神奇呀。”
5. 课堂评价要运用肢体语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课堂评价,教师除了使用有声语言以外,还要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恰到好处地用好肢体语言,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要用好眼神。目光亲切自然,眼神随着课文内容的深入而深入,或赞许或期待或信任,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的修正,提高学习信心。 二、要用好脸部表情。做到平和中有激情,微笑中手势舒展自如。 三、要运用生动的手部语言。 当学生紧张一时语塞时,走过去,轻轻抚摸他的头示意其坐下再思考;学生读书或回答问题很出色时,轻拍他的肩膀表示赞许。看似简单的体态语言,却传达了教师每时每刻的感受,更加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总之,教师有度的评价语言就像是春风,能给学生带来活力与希望。使得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活泼,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改进创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有度的评价语言伴随学生快乐成长,让有度的评价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绽放活力。
参考文献:
[1]朱长春.《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2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