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小停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马杭中心小学 徐小停 213162
【课题】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米和毫米》。
【教材简解】
本单元教材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分成两部分:先认识分米和毫米,再学会有关分米和毫米的简单换算。教材的编排特点是:
1、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注重实际测量,在测量活动中学习简单的单位换算
【目标预设】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知识的应用。
【设计思路】1、复习导入 2、认识分米
3、认识毫米 4、巩固练习
5、全课总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你能用手势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1厘米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米=100厘米)学生读一读(正反读)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让学生在旧知中认识新知。
二、认识分米
1、设疑引入
下面请大家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棵大树高7( ) 1盒饮料高80( ),这盒饮料配一根吸管,吸管长1( )
(1)介绍分米
这里能用米吗?厘米呢?看来,米和厘米都不合适,我们必须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也可以用字母dm表示。(再次问:dm表示什么?)
(2)量一量
1分米有多长呢?这根吸管就有1分米长,请大家用你的直尺来量一量这个吸管有多长呢?
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
交流:得出有10厘米
说明: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学生齐读
反问:那1分米就是——(10厘米)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先填单位来质疑,发现之前的长度单位已经不能满足所用,因此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在通过老师介绍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2、认识1分米
(1)认一认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学生尺,看一看1分米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再用手去比划一下。
多媒体展示:0--10 、1--11 、2--12 、5--15等,问:为什么它们都是1分米?
交流得到:因为刻度几到刻度几中间有10大格,有10厘米
小结:不管从刻度几到刻度几,只要满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就是1分米=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学生正反读一读
(2)画一画
我们刚才从直尺上认识了1分米,那你现在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
提出要求:自己独立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并一起看看1分米的线段有多长。
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
刚才我们从直尺上看到了1分米,也画了一条1分米的线段,现在请大家用拇指和食指像这样拿住1分米的吸管,感受1分米的长度。
拿掉吸管,闭上眼睛再想象1分米的长度并比划一下,再用直尺比对一下,调整你的1分米。告知学生:这就是我们身体上的1分米的小尺子。
现在请同学们用你的“小尺子”像老师这样估计出1分米纸条的长度撕下来,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准不准。
再用你的“小尺子”估计课桌的短边大约几分米
指出:生活中如果找不到直尺,又不需要太精确,就可以用你身上的“分米尺”来帮忙。
(3)找一找
现在知道1分米有多长了吗?那请小朋友们说一说里哪些物体的长大约1分米吗?
学生走下位置在教室里找一找
交流,注意语言的标准、规范
( )的边的长大约是1分米
【设计说明】在学生已经知道分米这一长度单位之后,组织学生通过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这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1分米到底有多长,并学会通过比较掌握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认识1米=10分米
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你能说说1米等于多少分米吗?你是怎么想的?
(1)数一数
现在我们一起到米尺上去数一数,看看1米有几分米,验证你的想法对不对。
(注意按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去数)
学生先自己用手比划着去数,再和同桌合作数
交流得出板书:1米=10分米,并让学生读一读。
问:分米在黑板上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小结:分米是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2)量一量
下面老师想请大家估计一下课桌大约有多高。
学生自己先估估
下面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你们估计的对不对,请大家同桌合作,拿出你的米尺量一量它们的高分别是几厘米,大约是几分米?
学生合作量一量,老师巡视并相应指导
交流自己所量的结果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上面的学习经验为基础,仿照认识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自己去数一数、量一量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自己去探索发现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学习。
三、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①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和厘米,那你能用你的尺子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厚吗?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并质疑提问:你在量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
是的,在量数学书厚度时已经不能用厘米来表示了,那我们就需要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介绍:毫米是一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
指出:在直尺上像这样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②追问:字母mm表示哪个长度单位?你对1毫米的长有什么感觉?(很小)
那我们来数一数数学书有多厚?数出6小格,得出也就是6毫米。
③那你知道1厘米是多少毫米吗?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数格子)
请你指着自己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看看1厘米中间有多少毫米。
学生独立操作,数一数。
④交流:你是怎么数的?请生上来在投影仪上数一数,其他学生跟着数。
多媒体展示:全班再次数一数。数出10小格。
提问:所以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学生正反齐读
追问:那刻度1到刻度2之间是多少毫米?
⑤我们再次观察直尺,看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这样一条刻度线,它与其它刻度线有什么不同?
观察指出:从刻度0到这条特殊刻度线正好是5毫米,我们一般把这条较长的线叫做5毫米线。
⑥那请你们找一找8毫米、12毫米、30毫米,怎样快速找到的?
2、感知毫米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1毫米。
多媒体展示:磁卡、5角硬币和10张纸,它们的厚度大约是都是1毫米(边介绍边让学生摸一摸)
让学生拿出其中一样,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它,另一只手慢慢抽出物品,告知:你们两手之间的小缝隙就是1毫米。
现在你能说一说对1毫米有什么感受了吗?
闭上眼睛想像一下1毫米的擦和你共度,再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也是用毫米做单位的?
学生思考交流
介绍用毫米作单位的物体图片(2到3个)
3、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现在又认识了毫米,你觉得毫米应该排在哪个位置?
现在我们再次用手势来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先顺着比划,再打乱了比划)
现在你能来说说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是什么关系了吗?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无论是量一量、数一数,还是摸一摸、找一找,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可以不断体验出毫米的大小、以及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比较能过很快分辨4个长度单位的区别以及之间进率关系,学生的抽象观念也逐步提高。
四、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p54想想做做1)
学生自己数一数,并和同桌说说
交流:直接10个10个的数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黄瓜长2( ) 床长2( ) 中国象棋棋盘厚15( )
洗衣机高约8( ) 门高约3( )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朋友,其实比毫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还有呢!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学到。
板书: 分米和毫米
dm mm
1米=100厘米 米
1分米=10厘米 分米
1米=10分米 厘米
1厘米=10毫米 毫米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