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4-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舜华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52~54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深刻地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学具、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管、米尺、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学生尺。教师准备课件、米尺、电话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个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回忆一下,1厘米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一下吗?1米呢?(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的长)米和厘米的关系是怎样的?
2.设疑引入: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栋楼高21( ) 1支铅笔长14( ) 1喝饮料高8( )
老师还给这盒饮料配了一根吸管,出示:1根吸管长1( )
最后一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呢?
(学生认真思考后,交流想法,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必须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分米”。)(板书:分米)
指出:“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书:dm)
二、探索实践
(一)认识分米
1.认一认
1分米多长呢?(出示1分米的小棒)老师这里有一根小棒,这根小棒的长就是1分米。
你能用直尺来量一量,看看一分米有多长吗?(组织学生亲自量一量这根1分米长的小棒。)
指名口答,说说是怎样量的?
那么,你还能在直尺上找一找,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分米吗?为什么也是1分米?还有不同的吗?
小结:看来,不管从哪个刻度开始数,只要数满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齐读。
2.画一画
刚才,我们在直尺上找到了1分米,那你能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请小朋友拿出作业纸,画1分米长的线段,并且和同桌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画的。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实物投影展示)
3.比一比
(1)你能用手指比划1分米吗?我们可以借助直尺,也可以借助刚才的这根1分米长的小棒,一起来感受一下1分米。(用拇指和食指拿住1分米的小棒的两端,感受1分米的长度。)
(2)闭目想象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比划1分米,再用直尺(或者小棒)来调整一下。
(3)请小朋友们把比划的举起来给老师看一下,记住1分米有多长了吗?
强调:大家比划的长度就是——(1分米)
5.找一找
就让我们带着这一把1分米的小尺子在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呢,同桌互相说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评价。
6.认识1米=10分米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米和分米又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
小组讨论后组织全班交流。
A.因为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里面有10个10,所以1米=10分米。
B.可以在直尺上数一数。同桌合作,在米尺上1分米1分米地数,再次体会到1米=10分米。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等于——1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感知认识
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有多厚,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现在请小朋友拿出直尺量一量,看看你会遇到什么情况,有什么发现?(学生测量)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说:不满1厘米;或者直接说6毫米)
A.如果说不满1厘米,就追问,不满1厘米,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揭示:看来我们需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有谁知道,1毫米有多长?那么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是多少?这里呢?组织学生在尺上互相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看来,在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都是1毫米,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那么谁能来数一数,我们数学书的厚是多少毫米呢?
B.如果学生直接说6毫米:真厉害,你怎么知道是6毫米的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这位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从他的介绍中,你知道,1毫米有多长吗?谁能再来说一说?(说出不同位置的1毫米)
看来,在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都是1毫米。组织学生在尺上互相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学书的厚是几毫米。
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引导:1厘米是多少毫米?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请小朋友在直尺上任意找到1厘米,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验证一下1厘米里是不是有10个1毫米。
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了1厘米等于10毫米,反过来,10毫米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每个1厘米中间的刻度线中,有一条比较特殊,能找到吗?他特殊在哪里?(观察5毫米线,交流这根刻度线与其他有什么不同之处)。让我们从0开始数一数,到这个刻度有几毫米?
指出:从刻度0到这根刻度线就正好是5毫米,所以我们一般把这条较长的刻度线叫做5毫米线。
3.形成表象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毫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很短,但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在你们的小信封中,你能找到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吗?拿出来互相看一看。
展示:
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捏住看一看,厚度大约是多少?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其中一样物品,另一只手慢慢地抽出物品。
学生在操作中明确两个手指之间的小缝隙就是1毫米。说说对1毫米的感受。
闭目想象1毫米的长度。
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的。
把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在小组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你怎样数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量一量填一填。
交流每条边的长。
提问:平行四边形哪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小朋友合作,在交流是多少厘米,分别接近几分米。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估计:请小朋友看看数学书的宽、讲台的宽,估计一下数学书宽几厘米,讲台宽几分米?(指名说)填在( )里。
测量:估计得是不是接近呢?现在量一量,把实际长度填在后面的( )里。
说明:估计几厘米时,一般以1厘米为标准,看看大概有几个1厘米,估计大约有几厘米;估计几分米时,一般以1分米为标准,看看大约有几个1分米,估计大约有几分米。当然也可以可我们身体上的“尺”比一比。
四、课堂总结
1.回顾总结。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能比划一下今天学习的分米和毫米有多长吗?米和厘米呢?
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你能按照一定顺序给这几个单位排排队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阅读“你知道吗”。
今天认识的毫米已经是很小的长度单位了,可还有更小的呢!想知道吗?请你读一读第54页“你知道吗”。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你对微米有什么感觉?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