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四册《学棋》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5-06-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沈艳萍
《学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在阅读预想、探究验证的主动阅读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成功快乐。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会下棋吗?
(板贴:棋qí)指名说: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你下过什么棋?(象棋、军棋、跳棋、围棋……)你还知道什么棋?
2、出示围棋图,这又是什么棋?(或:这就是xx刚才提到的围棋)学习生字“围”。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两色棋子,由两个人对弈。围棋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之一。
3、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揭题:学棋,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感知
(一)第一段
1、这位教围棋的老师可是鼎鼎大名,想知道他是谁吗?
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一位下围棋的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
2、自由读,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能手”什么叫能手?(高手)我们班的小朋友写字特别棒,个个都是写字能手,伸出手指,跟老师来写一写“能”,注意左右匀称。你们看,写字特别棒的,就是写字能手。画画画得特别好的叫什么呢?跳绳跳得特别好的人呢?你还知道谁是哪方面的能手吗?
4、秋是一位——“下围棋的能手”,所以不仅是周围的人知道他的名字,连远方的人都听说了,课文中用什么词语来表达的?指名说:远近闻名。出示,齐读。
5、对于这样一位远近闻名的围棋能手,大家佩服吗?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三段
1、 过渡:都说“名师出高徒”, 跟秋学棋的人是不是都成了出色的棋手呢?
出示:后来,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
谁来读一读?指导长句子停顿。
2、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3、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呢?猜一猜。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赶快去读一读课文,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吧!
(三)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标小节号,找答案。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他们一个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却一直没有多大长进了吗?你是从哪一段中找到答案的?
2、你能象刚才一样正确流利地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吗?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求:①边读边圈出生字,画出生词。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专心致志、棋盘、布子、另一个、走了神儿、天鹅、弓箭、动作。
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我们班还藏着许多识字高手呢,谁来带着大家学一学这里的生字?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布子:这里的“布”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安排”,“布子”就是指在棋盘上安排棋子)
4、带着你对词语的理解去读课文,相信大家会把课文读得更好。指名分别读两个学生的表现。相机指导。
5、同桌合作再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各找一个词语概括两个学生的不同表现。交流,板书:专心致志、走了神儿
6、男女生分读。
7、小结:原来,这两个学生学习的态度不一样,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怪不得“后来——”(出示第三段,引读)
(四)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谁跟谁学下棋?他们是怎样学的?结果怎样?
交流评价:
1、课文写了两个学生跟秋学下棋。评价:你认识了老师和学生,有收获。
2、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另一个学生听着听着就走了神儿。评价:你读得很仔细,对他们的学习过程了如指掌。
3、我知道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 而另一个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评价: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
大家看大屏幕,通过刚才的读书思考,你能完成填空吗?
出示: 拜 为师学 ,一个学生 ,另一个学生 。后来,一个学生 ,另一个学生 。
指名填。齐读一次。
三、指导写字
1、课文读通顺了,读懂了大意,还记得生字宝宝的名字吗?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指导书写:棋、作,左窄右宽。 能、鹅,左右均匀。另、弓,上收下放。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围棋,知道当今我国有些围棋能手,并收集几个他们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学棋
一个学生 专心致志
另一个学生 走了神儿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