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徐伟杰教案《导体和绝缘体》
发布时间:2015-10-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马杭中心小学      徐伟杰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习了简单的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本课主要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制作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学会用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认识人体和大地以及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并通过万有电表发现导体的导电性能是有差异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规范自己的用电行为,注意用电安全。
二、学情分析
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们已经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并使小灯泡发光,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也有一定了解,陌生的是他们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缺乏科学的认识,对物体的导电性能差异比较陌生。基于此,我采用情境教学和在玩中学的教法学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利用自制验电器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能够区分金属、石墨、食盐水、人体是导体,塑料、橡胶、陶瓷是绝缘体。
3、认识到导体的导电性能是有差异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会发生转化。
4、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四、教学重点
检测区分生活中常见物品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五、教学难点
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
六、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验电器、常见导体和绝缘体材料、自来水、河水、食盐水、人体验电球、万用电表
分组实验:验电器组装材料、常见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实验记录表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现在你们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快速连接好简单电路,并使小灯泡发光吗?
2、学生活动。
3、演示“简单电路”装置。如果按下开关,灯泡将点亮;如果取下开关,使电路断开,再分别将铜钥匙和塑料软尺接入电路中,分别会有什么现象呢?
4、指明学生演示实验,全班观察实验现象。
5、学生说说实验现象,师小结:铜钥匙导电,塑料尺不导电。
二、用自制验电器检测物体导电性
1、提供材料,进行预测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一些分组材料,有塑料瓶的瓶盖、牙签、铅笔芯、棉布条、铁钉、陶瓷片、铝片、纸条、玻璃等,并提供记录单。
(2)学生也可寻找自己身边可以利用的其他材料,将物品名称一并填在记录单上。
(3)接着按照分别将他们接入电路后能否将小灯泡点亮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在记录单相应位置填
4)学生分组预测,后交流预测结果。
2、分组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
(1)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预测是否准确。实验前老师还有几个提醒:1、正确连接好简单电路(除开关),完成之后要先测试一下。2、物品接入电路,重复检测2-3次再记录现象(想一想,为什么要重复检测?)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记录以及整理和统计。
(2)学生实验。
3、交流数据,引发认知冲突
(1)交流实验结果。教师板书:导电的物体有……(导体),不导电的物体有……(绝缘体)
(2)老师出示一段人体触电的视频。
(3)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到底人体能不能导电呢?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三、用精密仪器测量物体的导电性
(一)利用验电球测量物体的导电性
1、出示验电球,介绍使用方法。
2、选取学生利用验电器检验人体的导电性。
3、利用验电球测试水的导电性。
4、小结:人体和水都是导体。
5、利用验电球检验木头和枝条等其他物体的导电性。
6、思考:虽然人体是导体,为什么利用我们的自制验电器和验电球检验,却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二)利用万用电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1老师带来了三种水:饮用纯净水、河水、盐水。不同的水,导电能力一样吗?我还带来了更精密的仪器——万用表,它也可以帮我们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师边说边在实物投影演示,学生观看屏幕)选择恰当的电阻档、校零。
2、老师分别用万用电表测量三种水的导电性,学生仔细观察万用电表上指针的偏动情况。
3、小结:1、盐水的导电性能在三者之间最好,自来水最差;2、利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能让我们对物体导电能力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四、拓展延伸,巩固总结
1、导体、绝缘体在生活中到处可见,老师带了一些常见的电工材料和工具,大家里里外外观察辨认一下,哪部分是用导体制作的,哪部分是用绝缘体制作的,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2、学生小组活动,拆开常见电路器材观察。物品有:导线、开关面板、老虎钳、螺丝刀、插头、绝缘胶带等。
3、交流:对这些物品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谁来分析一下?
4分析了这么多电路器材,我们发现它们外表面都是绝缘体,目的是防止触电,而导体都是在内部,为了通电流。课后可千万不能私自去拆家里的开关、插座等电器哦。生活中处处要注意安全用电,看看人们的这些做法安全吗?
(课件出示图片:湿手开开关、湿抹布擦电灯)
5、思考:我们讨论了这么多,有的同学肯定在想,既然电对人体有危险,那么我们干脆就不要用电吧,这行吗?
6、总结:电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科学技术永远是双刃剑,有功也有过,关键是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应用。认清这些安全标记,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避开电的危险。
(课件出示图片:各种小心触电的标志)
7、关于用电安全、关于导体绝缘体,其实还有很多学问呢,课后还可以继续研究,但是千万不能拿家里照明的电做实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