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痕德育中促进流动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转)
发布时间:2015-06-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建强
在无痕德育中促进流动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历史车轮驶进了21世纪。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时代的发展促使世界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学习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跨入新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全球趋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大批有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而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素质是其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老师们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在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毗邻常州武进湖塘针纺城,随着武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生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校教育集团共有3000多名少先队员,其中80%以上是外来流动儿童,家长们大多是在针纺城周围上班,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方面的引导,导致孩子很放任,他们平时喜欢小打小闹,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这么多队员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及节假日均在大多数时间无人看管的家里,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教师用心经营,如果过于显露的强调会显得很做作。无痕德育强调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无声无息不露痕迹的熏陶之下,孩子的品行自然的被内化。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师,尤其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们,应善于把握“言贵其时”、“遇事则诲”的教育时机,做到说教无痕,润物无声,让教育在无声中闪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生命光彩。
(二) 意义
1、在无痕德育中培养流动儿童自我管理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正处于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顺应社会与时代的需要。全球化社会要求学生有自我管理能力。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已扩展到政治,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在这股浪潮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政治、文化领域的交流愈来愈密切,世界不断走向多元化。信息化社会无形地要求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使现代社会成了一个“信息爆炸”的场所,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而大量信息的易获取性与繁杂性,也对人们辨别和提取有用信息、排除有害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这种任务尤为艰巨。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单击鼠标就可以搜索到自己的学习素材,使得一些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抄袭作业;网络互动的魅力也使得很多青少年沉迷到网络聊天、网上交友、网络游戏等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成了当务之急。
2、在无痕德育中培养流动儿童自我管理是学校管理,班级建设的需要
班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成长。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目的,也是促进学校与班级发展的目的。教育实践证明: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让学生能动地参与班集体的管理,能有效促进班集体建设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班集体充满活力。教育最终的目的,班级建设,集体形成都只是手段,关键是学生的发展。一位校长曾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你能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学生的能量会让你感到惊奇。”无数教育实践也表明: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对班级进行能动地管理,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也使整个班级充满活力,实现教育无痕化。
3、在无痕德育中培养流动儿童自我管理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个体的成长是外界与内在双向建构的过程。心理学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学生而一言,没有一种自觉提高自己的意识、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外界的教育影响就很难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动力。自我管理是个人通向自由、自主的必然过程。歌德曾说:不能主宰自己的人将永远是个奴隶。如此品性的形成,需要具备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优效育人方式,是成为自觉,自主,自由的人的必要途径。
二、文献综述
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检索法,以“自我管理”和“小学生自我管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学术论文和成果共一百多篇,精选出数十篇论文进行归纳分类。
(一) 自我管理思想的国外研究成果
(二) 自我管理思想的国内研究成果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研究现状的不足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无痕德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优效育人方式。它有三个显著特牲:1、强调顺应性,即顺应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2、强调和谐性,即采用疏导与自主体验和感受的方式让学生实现主动融入;3、强调协同性,即借助有趣有效的活动方式产生“不经意”的教学效果。
(一)哲学基础
1、能动认识论
2、内外因理论
(二)心理学基础
1、自我意识理论
2、自我需要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教育学基础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主体教育理论
(四)管理学基础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2.调查研究
3. 个案研究法
五、预期目标
(一)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自主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二)教师的教学观点、教学方式转变,教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