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痕德育插上网络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6-01-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勇璐琰
内容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新途径。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拓展与突进,构建适应网络时代新的德育框架,是学校德育迎接挑战的新途径。
本文剖析了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学校德育网站和班级学生博客的建设,以及德育QQ群充分发挥网络的正导向作用,提出以“教师引导、家长、学生参与、焦点主题,展开讨论”的做法,并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德育 德育教育 德育QQ群 新途径 学生博客
一、前言:
1、新形势下呼唤新的德育教育: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无论人们重视还是漠视,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的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网络在走进我们的同时,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求知、成长的兴奋点被五彩斑斓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他们通过互联网了解了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世界,认识到世界的博大精深,结交了素未磨面的朋友。应该说,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网络教育的特殊性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创造了良好了的条件,同时,又将对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必将引起德育教育的重大变革。
2、现行的德育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受到来在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的方面的影响,其中不乏有负面的影响。
德育教育方法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简单的,灌输式的德育方法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德育内容空泛,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在德育活动中,共性教育强,个性教育少,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与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不同步,现代信息少,与学生的思想状态不吻合。
要消除这种种弊端,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就要充分利用网络,开辟网上德育教育阵地。通过网络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家长之间的交往,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
二、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如何利用校园网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使网上德育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已经成为我们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网络德育教育优势所在:
1、平等性:
民主、平等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它最直接的体现是在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的参与。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就是充分发挥网络的平等性。
在这里,教师没有以权威的面孔出现,没有强制性的要学生必须接受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教师也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在这里,家长不在“居高临下”或是“越俎代庖”,学生与家长都能换位思考,即使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与看法上存在着分歧,也能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达成共识;
在这里,没有“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区别。一切交流都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学生没有自卑,不必担心被冷落、被歧视或耻笑,生生间的交流是思维的一次次碰撞,是人生稳步成长的动力。在这里,大家尽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开放性。互联网上是开放的,因此网络使用的利用时空范围大大的拓展。以《爱护花草树木》一课举例,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对环境哪些影响?信息的搜集是对课内所学知识进行补充与拓展。而搜集到的信息又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他们学习的途径向多元化、开放性发展。
网络学习还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只有拥有一台可以联网的计算机,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知识得以完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共享性。网络教育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学生不仅利用网络进行有效地、自主地学习,在学校德育专题网站上,同学、家长、老师们的精彩论点大家都可以分享,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得以碰撞。这种分享是多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分享精神财富的过程、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的是展示,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4、及时性。反应快,这使得网络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媒体之一。而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同样具有及时性的特点。
5、隐蔽性。网上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思想上的束缚,在网络上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因此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在在学习和交往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也可以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提家长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真正的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的教育效果。
6、互动性。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间的交往,也有生生间的交往,还有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交往。这种多向交往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教师、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关于班级、学生博客的建设:
1、做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生活,德育教育也应该在生活世界里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生活,德育教育也是为了生活。那么网络德育教育也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学生整体协调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如“班级快讯(每天更新)”、“众生百态看过来”就是把班级最快的资讯传递给家长和学生,让他们及时地了解班级动态和学生在校、在外的日常活动;“说优点——来一阵强心剂”这一主题则是表扬先进、鼓励进步的同学,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成长的故事——系列的,精彩不容错过”、“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你知道他吗?——科学家的故事”以及“经典,敬爱的周总理全纪录”等主题则是用榜样来教育学生。
2、主题的多元化和针对性
各班级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家长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灵活地设置班级栏目,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博客号码,可以用这个号码登陆进芙蓉区教育博客系统(http://blog。furongedu。com),既可以在班级留言也可以到自己的博客中记录自己的想法或者与其它人进行交流。
博客上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通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建设,朝阳小学各个班的博客和学生的博客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起来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3、建立朝阳QQ美德QQ群,发挥学生、家长、教师的主体能动作用
学生与老师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可以在“朝阳QQ美德QQ群”上互相讨论、学习、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充分的研讨,达到求同存异之效。在QQ群中可以对当前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可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可以对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进行指导与帮助,可以是孩子们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可以是教师、家长、学生休闲、娱乐的新天地。
4、利用E-mail作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在学校德育专题网站(http://deyu。furongedu。com)上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专题(如“知心小屋”——心理导航),还可开设心理咨询信箱,运用E-mail和学生、家长进行书面交谈,这样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克服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能推心置腹的跟你谈心理话,利于师生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学生与家长有些心理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些疑问作出解答,然后用E-mail直接回复。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解决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对不当的做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或家长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在网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
三、利用校园德育专题网进行德育教育的些许收获:
1、利用德育专题网,为学生推开一扇扇“道德的窗”
“成长的故事——系列的,精彩不容错过”、“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你知道他吗?——科学家的故事”以及“经典,敬爱的周总理全纪录”等主题为孩子们推开一扇扇“道德的窗”,这些民族英雄、革命导师、历史人物、科学家即少年楷模,成为我班学生学习的典范,他们不平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对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阶段,他们好动、好模仿,情感外露,易冲动。而榜样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可模仿的形象典型和行为模式,使他们在对自己崇拜、喜爱的人物的思想行为的仿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认识,激发了内在的上进热情,强化了自我锻炼、成长的自觉行为。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的道德认识和精神风貌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数次芙蓉区组织的捐款、捐书活动中,我校学生都积极踊跃,同学们明白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他们。学生们还利用假期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送上亲手制作的贺卡;用零花钱为老人们买食品;为老人们准备自编自演的节目等,受到了敬老院工作人员、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2、利用德育专题网站,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成功的舞台”
林肯曾说过,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沈瓒是个爱读书的小姑娘”,“周圣辰的字写得真漂亮”、“王立坤打扫卫生一丝不苟”,这一句句简短的话语构成了“说优点——来一针强心剂”这一主题肯定不仅仅是对学生固有优点的肯定,有时,教师给以学生稍稍超过事实的赞美,就像《灰姑娘》里的仙棒点在学生身上,会使他从头至尾焕然一新。
“小荷尖尖——学生作品区”这一主题则点燃了学生们写作的热情,他们以自己的作文能上传至论坛,被许多人浏览、点评是件无上的光荣。
“秋天的色彩”、“我给祖国妈妈拍张照”“雨昕的小画展”等主题则是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的真实记录。
心理学家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一般正常人所发挥出能力只相当于它所具有的潜能的1%,因此凭借内在的动力、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等积极心态来推动,人类完全可以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建立辉煌的功业。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就应该在承认每个学生存在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充分张扬。
朝阳小学德育专题网站的建设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德育专题网上师生、家长共同动手建立班级博客,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集中集体的智慧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而且通过班级博客评比,增强了班级间竞争意识。教师、家长、学生在制作中不断地扬长避短,使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家长和学生们的需求,在技术上得到很大提高。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用家长的话说:“学校专题德育网站是我们的网上家园。。。。。。”就达到了我们建立学校专题德育站、网上家园的目的。
新时期,德育教育面临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有针对性得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有效的利用网络,让德育插上网络的翅膀,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