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生命教育: 小学德育的核心体系
发布时间:2016-06-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旻

 

 
生命教育作为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议题的教育, 其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 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还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敬畏生命,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 并尊重他人的生命, 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
生命教育是解决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 正如我国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精英式的美德教育而不是普及式的底线道德育一样, 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也作为特例被加以区别对待。学校里的普遍做法是设立心理医生, 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教育, 关注的重点在于有自杀倾向的族群。其实, 学校教育在关注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同时, 也要重视像生命教育这样的普及教育。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的特性,生命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思维方式占主导,对周围一切生命包括大自然、动植物都感到好奇,自我意识朦胧,群体意识处在形成初期。因此小学的生命教育要侧重于自然生命的教化,即顺从生命,保护生命,作好养护身心的工作。
帮助儿童保护生命安全,建立自我生命意识,形成对集体的情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在小学开展的生命教育应为更加人性化的普及性德育教育, 重点在于从教师做起, 扭转教师的生命教育观, 与实践相结合, 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 通过多种手段, 以多种媒体的方式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中心的德育教育体系。
1. 在德育课中推行生命教育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发展得很快, 我们不妨从中吸取一些经验。
(1) 绘本和影像资料的授课方式
小学生有语言理解能力弱和倾向于通过直观方式(如图画) 接收信息的特点, 可以通过绘本, 用讲故事的方式或是观看影像资料的方式来进行生命教育。选取身边浅显易懂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生命教育能利用的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生命教育能利用的载体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 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及时主动地发现。如《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本书, 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 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 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 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 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配上表现四季变化的照片和绘画, 更营造出温暖的意境。这个发人深省的童话寓言温馨简洁, 充满智慧。类似可以当作教材的绘本材料还有《夏洛德的网》《小王子》等书籍。类似的材料还有很多, 教师在讲述故事或者播放影片后, 很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如在讲述《一片叶子落下来》后, 不妨搬一棵小树到教室, 请小朋友找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来,以此引申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点, 教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以至尊重别人和自己。
(2)及时反映社会上的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具有迅速影响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的特点, 因此相应的生命教育也必须在有效的时期内尽快展开。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相关的报道一时间铺天盖地, 无论是直接受灾的小朋友还是身处灾区之外地区的小朋友, 对于地震都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影响, 往往经过很长时间也难以抚平。在各种媒体中惨不忍睹的画面充斥的情况下, 学校在完善安全教育的基础上, 最好能选取地震中人们积极反应的一面来感染孩子。如地震中灾民互相扶持然后获救的故事和震后人们积极生产自救的案例等, 以此来鼓励孩子用正面的态度面对突发的天灾。此外, 学校德育课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感受生命, 了解生命。
2. 学校和家长互相配合
家庭是第二课堂。卓有成效的生命教育必须通过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台湾地区有专门的生命教育网站来指导家长挑选生命教育的课外书。该网站2005 到2006 年度的生命教育绘本与视听目录分11 个部分向家长推荐了当年的相关书目,其中包括建立正确的生命理念、生之喜悦与两性教育、坦然面对亲友死亡、悲伤辅导、善待宠物与宠物死亡、关爱大自然等几个部分。这些可以用来帮助孩子通过阅读疗法解决各种成长中遇到的生命问题。此外, 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志愿者来分享生命中感动的小故事,这样的教授方式更为亲切和富有感染力, 也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