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生命都绽放
发布时间:2016-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旻
国家某权威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中小学生,调查主题是爱惜生命,调查结果如下:24、39%的孩子曾经一闪而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孩子有过自杀的想法,5、85%的孩子有自杀计划,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每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看到这条消息我震惊了,如今的孩子们生活是那么的无忧无虑,他们为什么要漠视自己宝贵的生命,难道仅仅是经受不住小小的生活挫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的生命意识淡薄,学校的生命教育缺失。
中共中央、国务院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道德的载体,没有生命,自然就无道德可言,不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自然会落空。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人的前提是要认识人,理解人。“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点。
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了生命,其他一切都不存在,这个世界对你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对小学生必须进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生命本身就是美的,自己的生命就是美的杰作,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生命而自豪。我们的生命来自的父母,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关爱之情,我们更要珍惜我们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来回报我们的爹娘和师长。
就每个生命个体而言,在浩瀚的宇宙中是短暂的,微不足道的,但每个人所体现的价值、铸造的个性是绝对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都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你失去了生命,那么你将失去一切。生命是神圣的,正是应为有我们无数个富有个性的、灵气的生命,我们的世界才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美好而生机盎然。
因为生命是如此的宝贵,我们更不应该漠视我们的生命,反而,我们更因该让我们的生命存在价值,我们应该为了我们的生命而去拼搏、奋斗。
现在的小学教育,缺乏生命教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生命教育”的观念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而在台湾,“教育部”已经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我们正处在晚起步的阶段,那么,我们将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
首先,要将生命教育同其它学科教育相结合。生命教育不单纯是健康知识教育,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教育。我们要使各位教师明确“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教师有了生命教育的意识,并且热爱生命,那么他才能将生命教育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教学中,才能在课堂上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我们还可以将生命教育同一些边缘学科(心立刻、政治课、品德课、健康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事例向学生讲述生命于我们的伟大意义。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对他人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生命教育同课外实践相结合。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者理论,而大多都是通过举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特殊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育的作用。通过一些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如请交通管理员给我们作报告,讲讲交通事故对生命的无情吞噬,请消防员讲讲水火对生命的残酷毁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等,了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正确的生命意识。
最后,生命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生命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全力配合,形成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氛围,共同担负起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生命的态度决定子女的生命态度。在一个积极、乐观、奋进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是会有健康的人格,懂得珍爱自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