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我想要一颗“柔软心”(发表于武进教育信息网“教师之窗”)
发布时间:2015-1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静

我想要一颗“柔软心”(马杭中心小学 杨静)
发布日期:2015-04-03 13:53:19 浏览数: 来源:马杭中心小学 字号:〖
 
我想要一颗“柔软心”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杨静
每天,我都迎着朝阳早早来到学校。校园里,被霞光照耀的操场,那一排排挺拔有力的香樟,都洋溢着美好。
一踏进教室,就看见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小乐离开座位,和其他几位男生正眉飞色舞地猜拳呢;小可那边几个女孩子围在一起,正在谈论电视剧的剧情,讨论得不亦乐乎;课代表在懒洋洋地收着作业;还有的同学正在座位上发呆……顿时,我心中的怒火正往上蹿,特想“电闪雷鸣”一番。但想起往日的“教育”场景:我在讲台上厉声疾呼,孩子们呢?或矢口否认,百般狡辩,或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或左耳进右耳出,不入脑,不入心。
这一次,我不想居高临下,不愿滔滔不绝。我不紧不慢走上讲台,此刻的教室,就像戏剧表演,正是无声的静场。我环顾了四周,淡淡地说:“我看到王欣这么认真地早读,细想起来,他最近的进步和他这样自觉自律的学习态度真是密不可分。”
孩子们纷纷低下了头,捧起书本,读了起来……
事实上,最好的教育或许就是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现在,一说到教师,我们就会想起“诲人不倦”,一提及教育,我们往往理解为“直奔主题”的批评、说教、摆事实、讲道理。教育的方法林林总总,或苦口婆心,或反诘追问,或含蓄暗示,但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说破”,一单说破了便毫无意义了。我不想再批评、指责、埋怨,就尝试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来暗示、提醒孩子们。我内心想要尊重他们,也想让他们感觉到我的一丝宽容,这种“无声的批评”,我不想引来孩子们的抵触,而是想唤起他们心中的歉疚和美好的品性。
我时常感觉,现在的我太过坚强、坚硬,而少了些许的柔和、柔软。如果我缺乏柔软、慈悲、仁爱之心,孩子的心地里,自然也难以生出柔软、慈悲仁爱的情怀来。尽管他们原本是纯真的、善良的、温润的。我希望我从事的教育,质地是温润的,意志可以越来越坚强,而内心却可以愈来愈柔软。我想要有一颗柔软的心:柔软的心脉,柔软的心跳,柔软的心态,柔软的心思,柔软的心地,柔软的心怀。我想要这颗柔软心,就像老子说的“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在很多时候,给孩子一句轻描淡写的鼓励,给孩子一个饱含关爱的眼神,给孩子一次不露痕迹的暗示,能在孩子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这种影响,如春雨润物。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软石。”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这样说。他一语道出了教育的境界——铁器的敲打,会使石块破碎,或许会使石块有更多的棱角,更多锋芒;而水,看似柔弱,却能在平淡的流淌中,使石块变得光洁圆润,渐臻完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