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二下《木兰从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05-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春燕

 12《木兰从军》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学会写“将”字

3、理解课文内容3-4自然段,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

1、出示图一:图上这位姑娘,你们认识吗?对,她就是花木兰。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对,也是花木兰。

2、师补充:我国古代重男轻女,男的可以学习、劳动,当兵打仗,而女的只能在家中绣花,做家务。听到这,再看看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是呀,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板题,读题。

4、解题:课前,老师查了一下字典,“从”有这样几个意思:1、跟随2、顺从3、参加4、次要的。在课题中,“从”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学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词语最合适的意思)那从军就是?

5、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木兰的形象还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

过渡: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呢?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赶紧打开书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交流

3、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的?指名读。

1)想跟这位小朋友读得一样好,就必须先读好这些生字词语。

出示: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弟弟 不够年龄

让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征兵是什么意思?(征集士兵)

父的部首是什么?我们学过哪些父字头的字?(爷、爸)

你能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学学“病”这个生字吗?(病是什么结构?部首是什么?)注意病字头的写法

弟弟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员,哪个小朋友有弟弟?你能用弟弟说一句话吗?

师讲:古代征兵有条件限制,正常服兵役最低年龄一般在20岁,花木兰的弟弟还不够年龄说明弟弟还没到20岁。

2)词语的意思理解了,你能用上这些词语用简洁的话说说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

3)所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读词“女扮男装”,女扮男装指的是女的还是男的?是什么意思呢?

教学“男”: 男是一个会意字,瞧,在古代,男子是田里的主要劳动力,重活累活,特别是非常辛苦的上阵杀敌,保家卫国都是男子做的。读好词语。

4)读好了词语,相信你能把第二小节也读好了。

4、于是,木兰告别了——她披——

出示句子: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指名读。

2)“燕”在这里读第几声?

a读第一声时用法比较少,一般指地方的名字,国家的名字,还指人的姓。燕山在我过河北境内,从河北的蓟县一直往东,连绵起伏,长达几百里呢!读词“燕山”。

b燕还有什么读音?

3小朋友们,什么样的战功叫赫赫战功?花木兰从军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多很大的功劳,就叫赫赫战功。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4)一起把第三小节读一读。

5、木兰胜利回乡后,回到了家中,她又恢复了女装,想看看她文静俊美的样子吗?

1)(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

2)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就写了这幅图的内容,谁来读一读。

3)出示:胜利  将士  将军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请女生读第一行,男生读第二行。)

胜利的反义词是什么?

将:聪明的小朋友一眼就发现“将”是一个多音字,读将军时应读第一声,将士就读第四声。“将士”这个词我们也能用拆字组词的方法来理解,将士就是指?

英勇善战指——十分勇敢善于作战。

文静俊美指——文静俊秀美丽。

这两个词都是用来形容谁的?

4)齐读第四小节。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心中的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夸花木兰的?请你找出一个词。

1、自由读 交流板书:女英雄

2、理解体会“英雄”

  (1)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2)生交流,师小结:为国为家分忧,为正义的事业,做出贡献,立下功劳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

  (3)指导朗读

  师:英雄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花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谁来夸一夸她?齐读
四、学习生字

  师:从哪儿看出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这节课我们还要一起来学写本课的生字。

  1、出示生字,按要求归类。

  2、指导书写生字:征  男 

 五、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