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乒乓课题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03-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杰

 

乒乓课题研究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计划书
课题主持人: 白  杰          本学期研究时间(2016年2月-2016年8月)

课题名称
开发实施乒乓文化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
总起迄时间
2014.11
2017.12
级别及所属
 
课题组成员
白杰  常芹  徐丽丽  王龙  盛永泽  梅峰  张莲娣  汪潮  万可宜
1、优化乒乓课堂教学,抓好学校乒乓球队的日常训练、辅导工作,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习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2、全力开发乒乓校本课程,抓好普及与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乒乓文化,提高他们的乒乓技能。
3、促进学校乒乓特色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生乒乓文化理论素养,了解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
 
一、本阶段在课题主持人白杰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的所需的各个环节,具体如下:
1.进一步完善本学年以及本学的可以研究计划,并且继续探究乒乓文化的深层含义。
课题组成员继续深化对 “乒乓文化”理念的学习,尽可能从多种途径挖掘“乒乓文化”的内涵。
2.系统完善校本课程, 梳理优化汇编成册
这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乒乓校本课程教材和教案,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梳理优化,形成单元化、系统化的校本教材。
3.依托特色培养体系,实行“小老师讲大师”
依托学校的乒乓特色培养体系,在乒乓普式课堂中实行“小老师讲大师”的活动,纳入乒乓学科评价体系。如培养体系中明确指出:小学6年级毕业应了解乒乓球的各个技术动作。针对这一条,课堂推出请学生利用普式课堂的课前5分钟,每班按学号轮流上台表演。从而提升学生的乒乓素养,构建符合课题研究需要、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4.拓新普式课堂模式,多元技法表现校本课程
本阶段在上学期的实践基础上,继续优化特色课程,惠及全体学生。结合专项技能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多元技法表现校本课程运用。
 
、课题队伍的优化完善
1.明确成员课题任务分工,优化课题队伍
课题组成员再次进行分工,优化课题研究队伍。
项目
负责人(活动负责及网页上传)
频率
课题统筹及指导及课题会议主持
白杰
4次以上
课题组研究课案例及探讨、指导
徐丽丽
每月1
研讨活动
常芹
每月4篇以上
学习资料
盛永泽,张莲娣
每月4篇以上
优秀课例上传
徐丽丽,万可宜
每月4篇以上
社团活动
常芹
每月4篇以上
课题成果(学生获奖作品及奖状)
王龙,汪潮
每次比赛、活动的现场照片获学生奖状
学期计划、总结
白杰
每学期各1
课题论文成果(获奖、发表)
全体成员
一学年至少一篇
2.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展览,展示课题成果
利用各种契机,组织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进一步熟悉本课题研究阶段的研究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3.积极参与特色项目交流,拓宽研究视角
本学期将组织课例研究、特色项目专题研讨等活动,邀请专家对课题的相关理念进行解读和指导,组建起全员培训,对外交流。积极积累有关研究课的资料和特色活动的成果案例。
4.学习先进乒乓教学理念,整理课题文章
 
3
1.召开课题核心组成员会议,商讨学期研究计划及主要任务,拟定每月活动主题及重点。
2.进行特色社团活动
3.开展校本课例研讨交流活动
4-5
1.邀请专家进校进一步解读课题核心理念,全员培训,形成常态化研究。
3.完善乒乓校本教材《银球闪光》。
4乒乓专项教学研讨
5乒乓学科竞赛活动
6-8
1乒乓特色课堂研究及展示活动。
2.以沙龙的形式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
3乒乓特色展示系列活动:学生教学比赛
4.课题研究学期小结及资料整理归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