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浅谈学校乒乓球文化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5-12-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莲娣
        摘要:学校乒乓球文化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特结构和功能的文化系统,它既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浓郁的校园亚文化色彩。学校文化只有以课外乒乓球活动为依托,多方协调配合、全员积极参与,才能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乒乓球文化氛围,从而导向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学校;校园;乒乓球文化;构建
        1.学校乒乓球文化的作用
        1.1 促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与开展
乒乓球文化与乒乓球运动之间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学校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开展会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乒乓球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学校乒乓球文化将成为学校、乃至整个国民乒乓球运动普及与开展的先导,而这在时间上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1.2 学校乒乓球文化具有导向、融合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的功能。学校通过乒乓球文化灌输给学生们价值观念,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大众化的程度,就会像其它文化形式一样产生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让学生们极其自然地与乒乓球文化所要求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保持一致。这也是乒乓球文化的融合作用,它是股看不见的强有力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1.3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现代乒乓球运动长期保持一种文明、礼貌、高雅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来源于多年来传统的习俗、管理者的管理和乒乓球人群的意愿。现代乒乓球文化既保留了这种古式乒乓球的文明、礼貌和高雅性,又增强了现代乒乓球运动大众性、开放性和服务性。乒乓球运动使学生们参加乒乓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加可以感受到特有的乒乓球文化氛围,学会注意自己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礼貌态度,爱护公物,有正义感、责任感、公德心等等,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2.学校乒乓球文化的构建
        2.1 加强乒乓球俱乐部建设
学校建立的乒乓球俱乐部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在学校体委、学校工会和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组织爱好乒乓球运动的职工和学生进行锻炼和比赛。学校乒乓球俱乐部的运作离不开经济基础,要想使学校乒乓球俱乐部生存,就要在资金的筹集上下工夫。首先要转变俱乐部会员的思想观念,培养会员的体育市场意识,收取一定的会费。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其次要有学校的支持,通过比赛成绩的提高,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及教工、学生的认可,争取一部分基础经费。第三要积极宣传乒乓球文化,利用乒乓球运动的激烈性、趣味性、可观赏性大做文章,争取企业、公司的支持,用其名称或品牌作为乒乓球俱乐部或球队的名称,既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又宣传了企业、公司的形象,作到互惠互利。
        2.2 学校乒乓球协会与业余俱乐部融合
学校开展乒乓球课外活动以乒乓球协会的形式出现,学校可以提供场地,而业余俱乐部因为投入大,同时拥有相对专业的教练,正好弥补学生只能在上课时才可以学到的乒乓球知识的不足,两者可以扬长避短,相互弥补,从而达到双赢。
        3.总结和建议
        3.1 校园乒乓球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校园乒乓球文化应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在抓好群体活动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代表队的建设。学校代表队在校园乒乓球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他们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通过学校之间的竞赛以及参与社会上的各种竞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又可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还可以为学校争取荣誉。对内,则是可增加集体凝聚力,是全校师生关注和评论的焦点。加强运动队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全校师生的校园乒乓球文化意识及乒乓球氛围,对于学校乒乓球运动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2 加大资金上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营造学校乒乓球文化,是其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3.3 乒乓球运动文化在学校的不断传播,不但使学生掌握和提高了乒乓球技术, 身心得到了锻炼, 并且通过乒乓球运动文化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论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受到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影响, 从而实现和达到人生的目标与追求。
        3.4 校园乒乓球文化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学生乒乓球运动乃至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乒乓球文化氛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多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实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