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乒乓球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5-12-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龙
摘要]乒乓球规则和器材的变化推动着新的先进技术的产生。随着相当多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仅靠某些个技术称雄世界已是不
可能的事情。当今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全面,积极主动,凶狠快速,大胆创新。
[关键词]乒乓球发展趋势
乒乓球技术种类很多,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乒乓球竞赛规则随着社
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竞赛器材不断革新。这些规则和器材的变化推
动着新的先进技术的产生。因此,不同时期的领先世界潮流的技术特点
是不同的。上个世纪20 年代至50 年代初,是欧洲削球盛行的时代;20
世纪50 年代日本远台长抽取代了削球地位而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60 年代中国的近台快攻以其凌厉的攻势压制住了远台长抽而成为致胜
法宝;70 年代欧洲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技术结合起来而形成了
快攻结合弧圈技术或弧圈结合快攻技术。这种新型的弧圈技术一经出
现,便风靡世界。当今的乒乓球运动,随着相当多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仅靠某些个技术称雄世界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当今以及未来一段时间
内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全面,积极主动,凶狠快速,大胆创
新。下面笔者分别根据一些重大乒乓球赛事来阐述。
1.技术全面
现在乒乓球运动集中表现为强相持、强对抗,旋转强、力量重、速度
快、落点刁。这些技术特点的综合运用只有建立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才
能发挥出来。发球能发出多种变化:能长能短、能快能慢、转与不转、上
旋与下旋、侧上与侧下、正手与反手要能熟练应用;进攻时台内能挑、高
打低拉、中远台大胆发力能拉能冲;攻防转换迅速,防守时要注意控制,
侍机反攻;在强调正手的同时,还要重视反手:无论直板还是横板其正
手与反手都必须具备同等条件的进攻能力。随着乒乓球的发展,纯粹以
正手为主、反手为辅的进攻体系已显单薄。我国80 年代直板快攻因反
手不能进行有效的进攻,在欧洲选手两面进攻之下明显处于劣势。纵观
近几届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世界重大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优秀
选手无一不是技术全面的运动员。其中我国的孔令辉、瑞典的瓦尔德内
尔是技术全面型代表。他们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获得“大满贯”选手。
当然,技术全面也是相对的,不同时期其含义也不尽相同。随着乒乓球
运动的发展、新的先进技术的出现,现在全面技术肯定就又会出现漏
洞,从而变得不全面。因此,技术全面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充
实。
2.积极主动
现在的乒乓球运动,一定要强调意识上的主动。意识上不积极主
动,就打不到高水平。单个球中被动不一定失分,但总体上被动就会挨
打失败。积极主动表现为能拉的拉,能抢攻就抢攻,不能抢攻就控制对
手,不让对方起板。一些高水平选手在世界重大比赛中一旦保守便失去
比赛,而积极主动者往往取得胜利。1995 年43 届世乒赛上,主教练蔡振
华给刘国梁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大胆突击、要有刺刀见红的勇气。刘国
梁在诸位师长的教导下,下定决心放手一搏。因此在对瓦尔德内尔比赛
的决胜局中大胆接发球抢冲,终于21:19 险胜对手。这场比赛过后,刘
国梁深刻体会到:不大胆突击就不会有刘国梁。在今年10 月份的世界
杯乒乓球比赛中,很少赢王励勤的韩国选手柳承敏赛前就说过:“打王
励勤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疯狂的进攻。”因此他与王励勤在半决赛中
相遇时,柳承敏不断地实施搏杀,玩命冲击王励勤的节奏,最终赢得比
赛。众多的事例已经说明积极主动的重要性。谁主动,谁就占得抢攻的
先机,谁被动就要挨打。乒坛前辈李富荣在谈到要树立主动意识时曾
说,多看看录像,体会让对手上手和自己上手哪个滋味好。
3.凶狠快速
乒乓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凶狠快速仍将是一个发展方向。要想取
胜,就必须要有突出的得分手段,这种手段表现为快速上手,打出快速
有力的快攻,或结合快速旋转的弧圈结合快攻。前三板技术是取胜关
键,发球抢攻,接发球积极上手,速战速决,但也要有打来回的能力。第
44 届世乒赛,法国队的打法简单、凶狠、有特长,没有多少战术的同时,
见球就打,有些野蛮,如果充分发挥技术,威胁很大;盖亭、塞义夫曾就
以不讲理的凶狠打法获得世界冠军。这里所说的凶狠快速,并不是一味
凶狠,是在技术全面的础上强调凶狠快速。否者,仅可能芸花一现,不可
能持久。
4.大胆创新
乒乓球运动贵在创新,乒乓球运动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史。一个
人、一个国家如果仅靠已有的技术而不创新,那么不管他的实力有多强
大,一定会被别人或别的国家超过。因为一项新技术一旦出现,就会被
人认识、研究,从而大家都熟悉它的特点,然后再创造出一种新的技术
来与之对抗。这样,新的技术便不再新,逐渐会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一
个国家,不管团体或个人,只有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会领
先于世界,常胜不衰。欧洲选手首先使用了削球,这项新技术使其领先
世界了30 年;日本创新了弧圈球,领先了近10 年;上个世纪60 年代,
中国的直板快攻出现,很快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在26、27、28 届世乒赛
中连续三届取得男团冠军,中国运动员庄则栋连续三届取得男单冠军。
从60 年代到80 年代末,中国乒乓球技术不断创新:容国团的转不转发
球、庄则栋的反手侧上、下旋发球、徐寅生正手奔球、张燮林的长胶削
球、许绍发的高抛发球、蔡振华的倒扳技术等。众多的创新技术使我国
选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打法,在技术上明显处于优势。在世界乒乓球大
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从1959 年到80 年末,我国乒乓球队参加过的13
届世乒赛91 项次冠军的争夺中,我队获57 项,占62%。80 年代,中国
乒乓球发展较慢,甚至出现停顿。而欧洲选手却将中国的快攻与日本弧
圈技术结合起来,组合出一种新的技术风格,两面快拉弧圈球。这种技
术突破了我国传统近台快攻打法:在40、41、42 三届世乒赛中,男子团
体冠军奖杯都被瑞典队捧走,动摇了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
位。这对我国震动很大,中国乒乓球该怎么发展?那就要跟上形势,学习
别人的先进技术,并不断发展新的适合我国实情的技术。于是我国的横
扳选手学习并掌握了两面快拉弧圈球技术;直扳选手正手能拉能打,反
手克服了进攻弱的情况,探索出了直扳横打技术。这种技术就是一种创
新,补上了直扳选手反手弱的漏洞,很适合直扳选手应用。这样,中国乒
乓健儿终于在43 届世乒赛中囊括全部奖杯。此后直到现在,中国乒乓
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获得了世乒赛和世界杯的所有团体冠军,夺得了
包括奥运会在内的绝大多数单打、双打及混双金牌。
乒乓球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中国乒乓球之所以常胜不衰,一个很重
要的原因就是和创新联系在一起。在国际乒联公布的46 项创新中,中
国队就占了27 项,占58.7%。我国乒乓球一直重视创新的作用。现任国
家男队主教练刘国梁近来在一篇文章中说:“创新历来被中国乒乓球队
视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的奥运夺金,打造精品的计划,必须通过
创新来加以实现!”
现在乒乓球运动发展很快,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各个国家几乎
没有秘密可言。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刻苦、科学训
练,就必须在思想上、技术上跟上形势,领先世界潮流。跟上形势和领先
潮流就是要技术全面、积极主动、凶狠快速、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
在大赛中积极主动,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发挥特长,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苏丕仁. 20 世纪世界乒坛技术创新分析[J].南都学坛,2001.3
[2]刘淑芳,吴修文,张若波.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体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