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小学英语良好朗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马慜晖 2016年10月)
发布时间:2016-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马慜晖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马慜晖

学习时间

2016.10

标题

小学英语良好朗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主要

 

内容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主要是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而练就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诵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手段,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途径。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思维、理解和记忆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创造,使之更加鲜活,更富有意义。因此,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日常教学和观察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英语朗读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慢而混。有的学生朗读节奏过慢、拖沓,一字一顿地读;有的学生发音不到位、无停顿,听起来是混着读,把该发的音吞掉,模糊过去。

二是涩而回。学生在朗读时“生涩、不流畅”;背诵过程中,反复回词、回句,语言不连贯。三是平而无味。学生在朗读中存在“无重音和语调”的现象,他们在朗读课文时,缺少正确的语音语调,没有重音和停顿,听起来很平淡。

四是漫不经心。上面三项可以说出朗读问题的外部表现,而漫不经心则是其内在成因。动嘴而不动脑,平时读就会慢而混;等到背诵时,就会涩而回,平而无味。

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养成,一要防微杜渐,二要对症下药。坚持从朗读训练入手,抓好诵读第一步。

心得

体会

目前小学生的英语诵读普遍存在以上四个朗读坏习惯。针对以上的四点可以从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改正。每日认读指导每天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领读或示范,不但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现欲,形成竞相朗读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经常播放朗读录音带、CD光盘等设施,创设情感与知识交融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和语言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