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实效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组十月课堂教学研讨
课堂是学生智慧与快乐的发源地,也是教师教学生命力之所在。近日,马杭中心小学英语组开展了十月份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 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本次活动中郑丽虹老师和仇伟红老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上册的Unit5 What do they do ?的story time和Project1第一课时。纵观两位老师的课,虽然教学风格迥异,但教学设计中均能恰到好处地利用思维导图,将前几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高度综合,以“用英语做事情”为主线将教学任务连成一体。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注重教学活动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两节课精彩纷呈,各有亮点。
郑老师的课围绕“Jobs”展开,环节清晰、思路严谨,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课堂中注重语音拓展、语练拓展、语境拓展。每个环节都开展得扎实有效,对知识点的讲解细致到位,并能充分利用mind map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文本、提炼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能够熟练谈论文本人物的职业,还能谈论实际生活中人物的职业。
如果说郑老师的课堂婉约柔美,流畅优雅。那么仇老师的课就是娓娓道来,暗潮涌动。她认为,一节优秀的Project课,应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高度综合,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任务的设计应是真实的,超越教材文本的。而学生能否能在课堂结束时呈现自己的成果则是检验Project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而正如她所预料的,本节课能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以问题为引领,通过师生话轮的延续和深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课始的小组改编歌曲、课中的“Describe and guess”、课末的制作“Animal cards”,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仇老师在project教学中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她在充分发掘 Project 文本中蕴藏的巨大能量的同时立足开展各项语言实践活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组建信息,让静态无声的文本变得鲜活和具有活力,学生一系列高质量语言的输出,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肯定和赞许。
听完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详尽的说课,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讲出了各自的设计意图,对整堂课的教学也谈了各自的反思与收获,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一致认可。英语组的老师也对两节课进行了各抒己见的评课,周建强老师就“有度课堂、高效课堂”作了精彩点评,他肯定了这两节课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同时强调,每位英语老师都要用好三种“镜”:用“显微镜”审视自己,用“放大镜”学习同伴,用“望远镜”缩短与名师的距离;尹丽萍、曹芳、钱洁予等一些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与看法,老师们对英语教学的热烈探讨时时处处洋溢着对英语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为英语组老师们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一次课堂实践的挑战。这是一次具有指导性的教研活动,全体英语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亮出智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关爱每一位孩子,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成为马小每一位英语老师的不懈追求。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仇伟红,摄影:杨鹂,审核:李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