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狐狸和乌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0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素芬
11.《狐狸和乌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马杭杨区小学 蒋素芬
设计意图:低段阅读的第一课时教学要立足语文特点,彰显儿童立场。立足“字”和“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多种渠道自主识字,快乐识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所述内容的大概;积累写字方法,开展实实在在的写字指导。落实了课时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整堂课的教学进行得扎实而富有成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5个为二类字,会写5个字。认识2个偏旁,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2.学习并积累词语。如一棵大树、眼珠一转等。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理解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狐狸说的三次话。
教学难点:多种渠道学习并积累词语,写好“棵、叼、珠、转、赔、脸、刚”七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趣揭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朋友。它们是谁呢?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课件出示)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打一动物
(课件:狐狸)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是狐狸。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狐狸很狡猾;狐狸的嘴是尖尖的,腿是细细的,尾巴是大大的……)
哦,你根据狐狸狡猾/样子的特点猜出来了,真不错!
课件:狐狸图片及词语
(1)谁能读准他的名字。
(2) “狸”单独读第二声,谁来读?
(3)在这个词里读轻声,齐读。
2.还有一位朋友,她是谁呢?课件出示:是鸟不叫鸟,自把名字叫。人们不喜欢,嫌它穿黑袍。——打一动物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生:乌鸦浑身都是黑色的;乌鸦叫鸦不叫鸟;乌鸦的叫声像“鸦”……)
你猜得真准!乌鸦浑身都是黑色的,在民间,人们认为一身黑是不吉利的,所以都不喜欢乌鸦。
课件:乌鸦(读词语:我们一起呼唤乌鸦的名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狐狸和乌鸦》这个童话故事。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板书:狐狸和乌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过渡:狐狸和乌鸦可是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读了故事就会知道的,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书翻到68页。
(一)自由读全文
读书之前,老师想提醒小朋友做好两件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标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读词语
1.过渡语: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被一个调皮的汉字宝宝给弄糊涂了。这个汉字就是“一”。“一”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也不同。看看这些词语,(出示一字词组)你能读准吗? 先练练!
谁能一口气把这些词语读准?引导学生观察“一”读第二声时后面的字是读第几声?
一字词语组:(第一行读第四声,第二行读第二声)
一棵大树 看了一眼 刚一开口
眼珠一转 一片肉 一溜烟
2. 出示四字词语。(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等着咱们去读一读呢)
眼珠一转 没有回答
赔着笑脸 看了一眼
摇摇尾巴 唱了起来
(1) 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相机学习生字: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字?齐读词语。
①编字谜记住“珠”:王朱两姓一线穿,又光又滑又美观。
②学习“转”,什么会转?
③识记“赔”。
a(认识“贝”字旁):“贝” 字旁和钱、财有关系。
b扩词练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赔钱、赔偿;不小心踩到别人脚了,要——赔礼。
④学习“脸”,扩词。
(3) 去拼音读词语
(4)老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读词语时,要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把词语读得更有意思。(生自由练习)
(5)个别分角色读词语,两边比赛读。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小朋友读准了生字新词,下面我们继续来读故事。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第68页上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图上的内容?谁来读?指名读。相机学习生字。
师边说边点击课件: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出示:一棵大树
(1)记字形:你想怎样记住“棵”?
(2)除了说一棵大树,还可以说一棵( )
依次出示画面:一棵小草、一棵白菜和一棵葱
(3)“棵”与大树、小草等植物有关系,所以左面是木字旁。
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出示:叼着一片肉) 看,古时候的人把肉画下来,肉字这样写,现在它变成了这样。看看,这片肉薄薄的,所以叫一片肉。这片肉应该在哪儿?【预设:像乌鸦这样用嘴衔着肉,就叫做——(出示字卡)叼。】
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这片肉,馋得——(出示:馋得直流口水)请你读!【预设:生1:读得不好。师:想想看,这只狐狸可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现在看到一片肉,该想吃啊!再试试!生2:读得好。师:你读得真好。】
师指着狐狸的口水,看着读——馋得直流口水。
2. 齐读第1自然段。
小朋友看,刚刚我们读的词语又回到第一自然段当中了,让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过渡:狐狸馋得直流口水,这时他最想干什么?他会对乌鸦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在2—4自然段中找到狐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
1.自由读2—4自然段。
(1)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
(2) 逐步出示狐狸说的三次话,指导将句子读通读顺。
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
出示: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评价:多么亲切的问候呀!
狐狸第二次对乌鸦说——
出示: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评价:多么贴心的问候呀!
狐狸第三次又对乌鸦说——
出示: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a.读准红色的词语。b.读句子。c.教师范读。D.生再读句子。
评价:这只狐狸如此夸奖,乌鸦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可是,狐狸是真诚的赞美乌鸦吗?他的目的是什么?
过渡:狐狸说的话会读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2. 逐步出示2—4自然段,指导将句子读通读顺。
出示:第2自然段
(1)个别读
评价:狐狸眼珠一转,一看就是在想鬼主意。
(2)生再读。
出示:第3自然段
师: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吃不着肉,可着急了!
(1)个别读 (2)齐读
出示:第4自然段
乌鸦还是没有回答,肉还在乌鸦嘴里,快等不及了。于是,狐狸又摇摇尾巴说
(1)个别读 (2)齐读
(三)学习5—6自然段
师引读第5、6自然段。
四、结合全文,概括特点
过度:故事读到这里,谁来说说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谁能完成老师这儿的填空?(课件出示)
1、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第一次是向乌鸦__________,乌鸦__________;第二次向乌鸦的__________,乌鸦还是__________;第三次赞美乌鸦的羽毛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乌鸦听了狐狸的话__________,就__________。结果刚一张嘴,__________就掉下来了,狐狸叨起肉跑掉了。
2、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
3、狐狸到底是狡猾还是聪明,乌鸦是爱听好话还是笨呢?狐狸到底是怎样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吃的?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五、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1、生字就像好朋友,见面越多越熟悉。你能读好这字吗?
同时出示:棵 叼 转 珠 赔 脸 刚
你发现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学习左右结构的字,一看——(宽窄)请你来看看这些字的宽窄。(这些字都是左窄右宽)
二看——(高低)谁来说?(叼是左右一样高,珠是左低右高,转是左高右低,赔是左低右稍高。)
三看——(穿插。珠的撇,转的横)
特别注意转的笔顺,手拿起来,跟着老师书空!
2、教师范写,提醒学生该注意的地方。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握笔和写字的姿势。)
4、 展示、评价。赔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熟读课文,再试着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附:板书设计
11.狐狸和乌鸦
问候乌鸦 转 赔
问候孩子
夸羽毛嗓子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