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3-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金玉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金玉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课,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2、同学们,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滴水穿石,在作者的眼里,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吗?这篇课文仅仅是想让我们了解这一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就有一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作者的观点。
二、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用浪线画出这句话。
1、交流。出示下面的句子: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⑴这句话比较长,又是一个反问句,读时既要注意停顿,又要注意语气,自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什么?
   
滴水穿石的精神是指什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滴穿”“顽石是指什么?
   
⑷齐读,然后师生评价。
2、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哪些人的事例,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板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师:是呀,大家看图(出示),这就是古代的李时珍,现代的齐白石,外国的爱迪生,这就叫——"古今中外",作者选取了三个代表,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词语,可见选材是多么精当。
3、这三位名人,可以说是各有代表性,可他们的代表性不单体现在这,他们还是同一种精神的代表,那就是—— "滴水穿石"的精神,那分别表现在哪里呢?请大家再回到文中仔细读读,然后同桌合作一起完成这里的填空。(出示)指名读,你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
李时珍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体现在_____,最终,他滴穿顽石,写成了_____
爱迪生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体现在______,最终,他滴穿顽石,拥有了_____
齐白石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体现在_____,最终,他滴穿顽石,绘画技艺达到了_____
交流。
4、请大家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你对他的敬仰之情读出来,试一试。
指名读,评价一下。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那滴水穿石的精神的?齐读。
第一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句话可反复朗读感悟。(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有句话说得是真好:·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知道是谁说的?就是爱迪生说的)
   
③第三个事例要在完整朗读中感悟,理解“不教一日闲过”,突出“坚持不懈”,可让喜欢读的同学一起读,训练学生的语感。(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西方一位大画师,这样评价齐白石,由此可见齐白石的画艺已经到了怎样的境界。
读了三个人的故事,老师不由想起了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你也想起了哪些经典的名言警句了吗?(不经几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结:的确,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成功了,他们靠的是什么?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实现理想   是呀,正是靠着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才滴穿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块顽石,克服一个个困难挫折,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作者感叹道:(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5、拓展迁移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围绕"滴水穿石"的精神收集一位名人的事例,你有没有发现,你手中的这位名人与他们三位有着同样的精神吗?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吗?(不超过100字)
我请你上台介绍。(3位)你觉得他的介绍怎么样?   
6、教师介绍:我也找到一位名人,大家请看,这是谁?多媒体出示,并配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音乐渐响再渐弱)
同学们,正是有了古今中外这些成就事业的人,我们的世界才有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他们推动了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他们的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
四、探究总结
1
、师:所以学习了课文,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一起读――
    出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
、一定有同学已发现,老师出示的这句话与课文上告诉我们的有所不同,你发现了吗?谁来读课文上的句子,出示课文原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美好的理想。"读一读,到底哪一句表达更好?课文的原句语气更加强烈,更加突出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3
、这里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你认为指的是文中的谁?(三位名人、水滴),那这里的“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又是指文中的谁呢?
指名朗读"写雨水"的第四节,思考一下:这里的雨水与前面我们所说的太极洞的水滴有何不同?
是呀,这里的"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是针对雨水说的,更是针对像雨水那样经常"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人说的。课文从正反两方面写的,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作者的考虑就全面了,表达就有力了。没想到一句朴实的话中还蕴含着那么多的道理。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反复两次,第二次要求背诵)
4、同学们,我想此刻一定有好多的感受在心中了,你能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和学习中的表现谈谈吗?正反两方面都可以讲。能把这感受汇成一句话来自勉吗,写到你的语文书的第一页吧。交流一下。
    5
、总结:希望每个同学铭记太极洞的水滴,铭记它的精神,并化作你的行动,那么你将来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理想,就像小水滴一样创造出奇迹来。
6、今天我们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想大家一定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启示。但老师觉得还不够,我觉得作者在说明事理时所采用的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希望大家在写这类文章时也能把这些方法带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五、课外作业
自选一题
    1
、写一篇《滴水石穿的启示》读后感,要联系自己或身边人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
、课外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艺术家、优秀教师或校长、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写。
 
板书: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李时珍
                    爱迪生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齐白石     持之以恒
                                                                                  
                                                                            
评论:
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教学时安排读、说、写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然后抓住什么是“滴水穿石”,结合图片认识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方式,从中引出滴水为什么能穿石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做批注,理解水滴是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穿石。同时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将“水滴”与“雨水”作对比展开讨论,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紧接着让学生说说滴水穿石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如果这样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人类身上存在,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呢?读课文中的三个例子,说说他们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成功的?这里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名人事例进行研究,让学生真正的学习。课文讲到这里,可以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除了课文中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类似的名人故事?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课前有所预习准备。帮助学生理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意思。并且联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滴水石穿的启示》读后感,要联系自己或身边人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或课外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艺术家、优秀教师或校长、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写。本课通过读、说、写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对学生很好地进行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
 
 
2013、1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