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走进名著《西游记》
发布时间:2014-03-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方燕

 

走进名著《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方燕
一、谈话揭题(4
1同学们,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说起小说,就会想起中国的四大名著,哪四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它们都属于长篇章回小说。(板书:小说)
2、说心里话,这四大名著你最喜欢、最熟悉哪一部?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3、提起《西游记》,我想你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人物。有—除了这些主角,小说中还有哪些人物形象呢?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4、哦,一部小说里有这么多的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许多的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每个故事的发生还得有个环境,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板书:环境)。通常,我们把“人物、情节和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揭题前形成副板书:                  人物
                                         情节
                                                环境
5、今天我们就走进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出示:三打白骨精)齐读课题。白骨精是一个妖怪,对妖怪可不能心慈手软,使劲地打,再读。课文《三打白骨精》是根据《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的,节选自名著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一读课文,初悟三要素(12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
1、首先我们来看人物: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指名回答           板书:        孙悟空
                      白骨精              唐僧
2、这三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大家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用箭头表示,并在横线上配上关键的字词。
1)请学生上台完成板书:
               孙悟空
                    
                                     

 

 
      白骨精三(变)   唐僧   

 

2那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这些故事情节?(2—7)理清文脉:请用“//”把文章分成两段。
(3)很显然,课文具体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整个过程。文章也以这一事件作为题目。单从题目上看,文章的重点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写的?(打)是的,“打”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但除此之外文章还有一条线索那就是围绕着白骨精的“骗”,也就是白骨精的“变”来写的。因为有了白骨精的三“变”才有了孙悟空的三“打”,才有了唐僧的三“责”,所以有时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如本学期学过的哪一篇课文?
3、环境:
1)下面我们说说环境,请大家自由朗读第1小节,划出描写环境的词语。(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课文中描写环境仅用两个词语,八个字,非常简短,但给你什么感受?
2)让我们一起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媒体出示原文:范读。
3)自由读,同样描写环境,跟原文相比你又有什么感受?对,原文中这一段环境描写具体形象,更加突出了此地环境险恶,也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为下文妖怪白骨精的出现作了铺垫。可见,环境描写往往为故事情节服务,或起—衬托作用,或起—暗示作用。在原著中这样的描写非常多,大家课后可以去细细品读。
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妖怪白骨精出场了,故事发生了。
三、二读课文,品味三变(24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课文是怎么写的?
 2、指导朗读:看大屏幕,这是白骨精自言自语念叨的话。
A、要读好这番话,必须知道白骨精说话时的心情。你知道白骨精这时心情怎样?为什么这么高兴?
B、是啊!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白骨精心里头那个高兴啊,溢于言表,这就叫—不胜欢喜。“胜”在字典里有五种意思,仔细推敲一下,这里的“胜”应选择哪一种?(承担、承受)为什么?
 C、句中的“造化!造化!”换成现在的话该怎么说?
 D下面请大家带着体会的情感一起说一说白骨精的话。
过渡:说时迟,那时快,刚说完白骨精就变了,而且,一变、两变、三变。
3、了解变:
1)接下来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描写白骨精“三变”的语句,并用横线划下来。细细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2)交流:A 一变美貌村姑:第一变:变什么?请你读一变的语句。出示课文内容,看大屏幕,这句话中的“斋”是一个生字,怎样记住它?“斋”什么意思?斋饭理解吗?其实是什么?她这么做用意何在?看看原文中描写的第一变。指名读,原文把村姑的外貌描写得很美,真的美吗?这种美背后藏着什么?这第一变其实是白骨精施的美人计。所以描写人物的外貌也是为了突出人物特点而服务的。
B二变八旬老妇:第二变:变什么?请你读二变的语句。出示课文内容,看大屏幕:句中的“闪’指什么?(突然出现,来得迅速)。八旬老妇形容年纪很大。用”闪“来形容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有何用意?可见其形迹可疑。这里的八旬老妇真得在哭吗?这哭里又藏着什么啊?看看原文中所写的第二变。原文描写惟妙惟肖、这八旬老妇给人怎样的感觉?(同情、可怜)刚才美若天仙的村姑一下子变成了苍老可怜的老妇人。这第二变其实是白骨精施的苦肉计。原著中这样的人物描写比比皆是,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相信你认真阅读《西游记》以后,你的感悟会更多,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C三变白发老公公:第三变:变什么?请你读三变的语句。出示课文内容:这一次,白骨精又变成了白发老公公。她又有何居心?看原文所写的第三变。从文中我们看出,白骨精嘴里念的是—善,但心里想的是—恶,最终赶走了悟空,可谓用心良苦,这第三变其实是白骨精施的离间计。你看,白骨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计不成生一计,连续施了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这就叫连环计。
3学到这里,相信白骨精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送个词她
4)后人在领略了白骨精的阴险狠毒、诡计多端、奸诈狡猾后,编出了许多精妙的歇后语。你能试着完成吗?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白骨精送饭——虚情假意 ;                   白骨精的饭食——碰都不要碰
白骨精三变——诡计多端
4师小结:从后人的这些歇后语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白骨精的阴险狠毒、诡计多端、奸诈狡猾,所以说白骨精是有意作恶,变一次就得打一次,变两次就得打两次,变三次就得打三次,一定要把这恶魔给狠狠地打死。但如此诡计多端、奸诈狡猾的白骨精终究也逃不出悟空的火眼金睛,下节课我们再来细细学习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拦”、“三责”。
四、布置作业:1、完成语补;2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
板书:
            孙悟空
                  
                                     

 

 
    
  白骨精三(变)    唐僧                     人物

 

(阴险狠毒、诡计多端、奸诈狡猾)                   情节
                                                    环境
美人计
苦肉计    连环计
离间计          教学反思: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这部作品人美、景美、情节美,它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杰作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阅读的名著,它们和《西游记》一样都是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读经典,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人文的价值、人文的精神不断地升华提高。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从小说三要素谈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将课文与原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经典之著的魅力,指导学生从原著中走出来,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从而到达语文教学的目标。再次,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总之,读经典名著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