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陈毅探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4-04-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亚娟

 

12、        陈毅探母(第二课时)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张亚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今、应”两个生字。
3、理解生字新词,朗读中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2课——(生:陈毅探母)
2、认读词语卡片(开火车、齐读)。
元帅 故乡 多少 今天 应该 看望
陈毅 探母 询问 一盆 五十岁 替 母亲
3、大家读得真好,老师相信,在这一节课中,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请再次齐读课题。(生:陈毅探母)
4、“探”在这里就是指“看望”,”母”就是母亲、妈妈。陈毅元帅有一个疼爱自己的母亲,但自从陈毅参加革命后,他很忙,很有多事情要做,就不能常常回家看望自己的老母亲,只能在心里想着母亲,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陈毅:“陈毅陈毅,你的母亲生病了!”听到这样的消息,陈毅心情怎么样?(着急难受担心)那么他又会怎么做呢?请翻开课本63页,书拿稳,身坐正,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
二、教学第1自然段。
出示: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
1、指名读句子
2、出示:赶回 指名读。
(1)    陈毅元帅刚下飞机,不顾劳累,顾不上休息,他想到什么呢?
(2)    坐在回家的车上,当车子开得很慢很慢,他会对司机说什么?
看来,他在急着“赶回”故乡看望母亲呀 开火车读
(3)回家的路上,陈毅元帅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心情很激动,但他没有停下来欣赏,为什么呢?
(4)来到故乡,走下车子,此时,他的脚步怎样?
他在赶回”开火车读
(5)把“赶回”再读得再快些。
3、把第一段连起来读读.
过渡:赶了那么长的路,终于到家了,想不想知道像陈毅爷爷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63页,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第2自然段。
1、陈毅回家后马上做了什么事呢?“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
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其它同学是不是也找到这一句了呢?你能不能带着大家把这一句读一读。 
2、什么叫“询问”,询问就是“问”(评价:回答得干净利落,其实询问就是
问)。结合课文插图,小朋友们看,现在陈毅已经来到母亲的床前了,现在你们就陈毅,对于母亲的病情,你们会问什么呢?(生:妈妈,好点了吗?)(评价:是啊,陈毅爷爷肯定问这个了。)(生:妈妈,你药吃了吗?师:喔,你提醒妈妈吃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生:还觉得哪里不舒服吗?评:你真懂得关心妈妈。)  
刚才,同学们问得很好,问得很细,像这样问就叫作?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细心地询问。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陈毅爷爷在询问母亲病情的时候,他的手放在哪儿啊? 
3、拉着母亲的手,问就问吧,陈毅干嘛要拉着她的手呢?生:拉着母亲的手,感觉陈毅很爱他的母亲。(师评: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那你能不能把这句话再好好读读,让大家感受到陈毅对母亲的爱呢?) 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一个句子: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现在,老师给它作一个小小的改动。) 
出示: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比比,少了什么字?点击变红:一……就……。 
小朋友们,其实这个“一”跟“就”是两个连在一块用的词。 
小朋友们,你们一听到上课的铃声,就怎么做啊?(评价:老师好像听到你急匆匆的脚步声了。从评价中点出学生的情感.) 你们肚子饿的时候,一回到家就做什么啊? 
那陈毅一进家门,就怎么做啊?说明陈毅这时候心情怎么样啊?着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一进要读得慢一些,重一些,就要读得重些。)  
4、过渡:多么关心母亲的陈毅啊!当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5、齐读: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谈家常就是跟母亲聊天,陈毅爷爷这次回家,母亲已经很开心了,他又陪母亲聊天,母亲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结合课文插图,是啊,你们看,母亲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手上还做着动作,可能觉得病都好些了呢?这么感人的画面谁来读一读呢? 
6、小朋友们,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陈毅做了几件事吗?(打来一盆水和洗衣服是一件事,打水就是为了洗衣服)“洗衣服”和“谈家常”。 两件事是同时做,还是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 哪个词语看出(“一边……一边……”) 
当两件不同的事可以同时进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说. 
那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呢?试着用一边,一边来说说.句式练说“一边……一边” 
A、妈妈一边织毛衣,(                )。
B、(              ),一边跳舞。
C、(             ),(             )。
7、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陈毅元帅回到家后是怎么做的,完整地读一读吧。齐读第二段。
四、教学第3自读段。
1、 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母亲可感动了,听听他们之间在说什么?(师范读) 
过渡:母亲看到陈毅替自己洗衣服是怎么说?  出示:母亲说“你也五六十岁了,还替娘洗衣服。”  2、陈毅是怎么回答的? 
(1)出示“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2)小朋友们,你们认为陈毅为母亲洗衣服应不应该?(交流讨论) 
——母亲洗了无数次衣服。除了洗衣服,母亲还为陈毅做了许多事,母亲为陈毅付出了很多,所以,现在陈毅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应不应该?大声回答:“应该”。(板书:洗衣服 应该) 
谁现在想来当一回陈毅,回答母亲说的话。(评价:娘,快别这么说,要读得快些。) 
2、师总结:陈毅的手中洗的是母亲的“衣服”,报的是母亲的“恩情”啊!现在,老师想请女生扮演母亲,男生扮演陈毅,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
3、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孩子,除了母亲,还有父亲,爷爷、奶奶,他们都为我们做了许多,现在,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说一说 
我想为妈妈           我要给爷爷         我想为爸爸            
(评价:母亲看到了,一定很欣慰,父亲一定会认为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所以,无论年龄大小,不论身份高低,我们都要孝敬我们的长辈.(板书:孝敬长辈)
、总结课文。
1、 百善孝为先,不光是陈毅元帅,在我们前几课学过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邓小平爷爷也是非常孝敬父母的。所以说不论何时何地,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是穷还是富都应该孝敬父母。古往今来,有很多孝心故事流传至今,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呀!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2、小朋友们,像这样的孝心故事还有很多,请小朋友们课后去收集几个,我们来举行一个孝心故事比赛,好吗?现在让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读,体会陈毅是怎么关心,孝敬父母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通读全文。
六、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今、应、陈、元、亲、故、少、应、床
2、学习“今、床”。
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1)自学笔顺。
(2)范写。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评课:张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以问题引路,让孩子们带着思考去品读。在教学中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采用多种方式朗诵,让学生用心体会,逐步感悟陈毅元帅的孝顺,激发孩子们对陈毅元帅的敬仰之情。在教学中,教者能采用比较句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品读感悟能力。能巧用文章空白处来引领学生用生活中的事情来练习说话,把孝敬长辈的主题巧妙地和课文内容相结合,这样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在了语文的教学中。在最后的语文拓展中,与孩子们一同分享了古人的孝亲的故事,巧妙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传统文化精髓的滋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