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绝句
发布时间:2014-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军艳

 

《绝 句》
 教材分析:
  《绝句》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佳作。诗中描写了他居住的成都郊外浣花溪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草堂、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先写近景: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后写远景:西岭、雪。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对仗工整、色彩明丽、黄翠相对、白青相映、互相衬托,写得参差错落,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这首诗前两行意思浅显明了,后两行意境比较深远,含蕴丰富。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借助多媒体等工具,通过想象画面,使学生正确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3、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品读,了解对仗。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两支绿色的笔。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尤其是的理解,体会诗情。
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你们上课,你们心里紧张吗?
2、师:那上课之前咱们就来放松一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画吧!(音乐响起)
(图1)暮春时节,看着院子里满地的落花,听着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我的脑海里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知道是哪一首吗?指一女生,你来背给大家听。
(图2)看,一轮明月挂在床前,使人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你又想到了哪首诗呢?(《 静夜思》)谁会背。
(图3)师:再瞧,枫叶如火,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丽,你又想起了哪首古诗?一起背《山行》。
3、师:一幅画能让我们联想想到许多美妙的诗句,(板书:诗 画)宋代有位著名的文学家曾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诗的世界,去感受古诗如画的美。
二、解读诗题,了解诗人。
1、师:(课件出示三首古诗)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背的几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四句,每句字数相等,非常工整,这样的古诗就叫作“绝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七言绝句。
2、师: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绝”左边一个——绞丝旁,右边一个——色。写这个字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杜甫)杜甫大家应该不陌生,你对杜甫了解多少呢?
4、师:你们了解得真多!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再去认识杜甫吧!(师课件出示有关杜甫资料)
5、师:《绝句》就是杜甫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诗句。
1、师:请同学们拿起课文纸,反复读一读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师:(出示生字带拼音的诗句)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一人读)。
①这首诗里的两个多音字都被你读对了。是哪两个?
②为什么读hang,不读xing
③第四行里为什么读bó不读pō?
小结: 看来,读准字音也就能帮助我们理解字义。
④看这两个字——“鹂和鹭”有什么特点?(都有鸟字旁)
鸟字表示——,想认识一下这两种鸟吗?
(出示图片)师介绍:这就是黄鹂,全身羽毛大部分是金黄色的。难怪人们叫他黄鹂。
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空中飞行的姿态非常优美,认识了这两种鸟,就来喊喊他们的名字。
同学们真厉害,通过看清字形,就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所以,咱们平时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一起来读一读。
3、师:字音已经读正确了,可诗的味道还不够。读古诗讲究韵律和节奏,这样,老师给这首诗划上了节奏,咱们就和着古诗的节奏一起合作读好吗?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师生合作读)
4、师:我们再来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来读后三个字。(师生再次合作读)
5、师:读诗就应该这样,慢一些,注意节奏,你还可以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非常陶醉地读,诗的味道就更浓了。大家一起来,读慢一些,注意节奏。(生齐读)
四、自读交流明诗意悟诗情。
1、才读了几遍,同学们就能把这首诗读得古色古香了。想不想把它读得更美呢?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你用心去读,发挥你的想象,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就会呈现出许多美妙的画面,咱们来试试看,老师来帮帮你,看好老师的小提示,打开课文纸,读一读,圈出诗句中的景物,想一想,你能看到哪些画面?说一说,用你美好的语言把你看到的画面描绘一下。
1)找到了哪些景物?
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请用你美好的语言描述一下。
(根据诗句描述:近处有几棵翠绿的柳树,树上有两只黄鹂在叫。蓝天上一行白鹭在飞。远处有一座山,山上有积雪。门外停泊着一艘船。)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出了这么多景物,看到了这么多美好的画面。所以有人评价杜甫的这首诗是一句一景。四句诗各自构成了四幅画,这四幅画又组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早春图。
2)、那么诗人在这幅画上,用上了哪些颜色呢?请你在诗中找一找描写颜色的词语。把它画出来。
重点理解“翠”:
师:“绿色有深有浅,有浓有淡”,拿出两支绿色的笔(一支淡,一支深):如果是你,你选哪一种颜色来画柳树?为什么?
(应选淡绿的,因为春天刚来,柳树刚刚抽出嫩芽)
师:青天是指怎样的天空?
师小节:黄鹂和翠柳,黄翠相间,白鹭和青天,白青相互衬托,真是色彩绚丽,美不胜收。!想象着这美好的画面,一起美美地把这首诗读一读。(板书:色)
2、如果把这幅早春图画下来,我想那一定非常美,不过有些画面,任你用千种万种的彩色笔,都是画不出来的,默读古诗,看看诗中哪些字词是用彩色笔画不出来的呢?(默读古诗找一找)
 1) 鸣:
  哦,这叫声是画不出来的,想不想听一听黄鹂的叫声?那可得有个小任务,请你听完之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多媒体放黄鹂叫声)(板书:声)
  出示:黄鹂(   )的叫声仿佛在说——
 2) 上:
  表示正在向上飞,这是动的,怪不得画不出来。板书:动
  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
换成“飞”好不好?为什么?
  (“上”指向上飞,而“飞”不一定)
师:杜甫用词真是精准呀!真不愧是“诗圣”
声音和动作画不出,还有什么也画不出?
 3)  含:
   含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有三种解释。
   ①把东西放在口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②藏在里面,包含在内;容纳。
   ③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
  请你估计一下,应该选哪一种?(学生产生不同答案)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做做诗人吧!(多媒体展示)透过窗户看到了什么呀?(雪山)
  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西岭——岷山。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耀,蔚为壮观。
  西岭虽大,但杜甫却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从窗户看过去,这美丽的景色仿佛镶嵌在窗框里的一张——这就是“含”。
现在你知道含的意思了吗?
一个“含”字包含了丰富的画面,要把他画出来也难。
5)千秋
你是怎么理解千秋的?一年有几个秋天?一秋就代表一年,千秋就是一千年。这积雪是不是刚好就一千年了?这里的千秋是指很多年,这么长的时间,咱们也画不出来。(板书:时间)
6)东吴
东吴就是现在的江苏、浙江东部一带,自古以来,它就是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地方。那些停在江面上的船只就是从哪来的?
6)万里
师:这是一些来自往江南东吴的商船,他们即将返回东吴。从成都到江南的东吴要经岷江、长江,自西向东,路途遥远。有多远?正好是一万里吗?“万里”跟千秋一样,也是夸张,说明路途遥远。这样一个空间的概念,(板书:空间)再多的彩色笔也画不出来啊。
师小结:千秋和万里,一个时间久,一个距离长,画是画不出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谁来试试?
(3)短短四句诗,仅仅二十八个字,我们借助想象,欣赏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春景图。现在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再一次回到千年以前的杜甫草堂,和诗人一道欣赏这美丽的景象吧。
①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明媚,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只见——
②诗人正陶醉在黄鹂鸟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一道白色的弧线从诗人眼前掠过,诗人抬头向天空望去,他看到了——
③他透过窗户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幅嵌在窗框里的雪山风景画,那就是——
④他又往门前的江面望去他看见了——
(4)杜甫看到的春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出他也许看到了却又没有写出来的春景。
    生1:也许江边还有粉红的桃花。
    生2:也许船舱里正传出人们的嬉笑声。
    生3:可能在那棵翠柳下有几个小孩正在捉迷藏。
师:看来呀,春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哩。现在再来读这首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生看画面齐读古诗)
(5)师:你们知道么,杜甫写这首诗时,唐朝刚刚经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整整打了七年仗啊,杜甫因为躲避战乱而来到了成都,多年来,他一直盼望着战争平息,盼望着回到江南的东吴,现在国家终于安定下来了,老百姓终于可以好好过日子了,就连从成都到东吴的船只也通航了,此时的诗人的心情是多么愉快、激动啊!他仅仅是为这春天的景物而感到愉快吗?
生1:因为他的家乡不用再打仗了。
生2:战争终于平息了。
生3:老百姓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生4: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6)、师:有了这种感受,诗人眼前的这种景象更是美得不寻常啊。配上音乐,咱们再来好好体会体会。
(生配乐齐读。)
五、诵诗成歌。
1、师:诗不仅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它还是一首动听的歌。
2、师:既然是歌,就让我们配上音乐唱一唱吧。(配音乐学生跟唱。)
六、背诵古诗。
1、师:这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不把它记在我们的心里多可惜啊。
2、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七、总结拓展。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一首描写春景的诗《绝句》,借助想象,我们把这首诗读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动和谐的春的画卷。杜甫的另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也是一首写春天的诗,跟老师读一读。
2、师:大家课后可以借助想象来体会这首诗的意思,看看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下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