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识字课。说到“字”,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
久以前,地球上刚刚有人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文字。后来人们觉得有许多事情需要记下来,于是就画一些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就是最早的文字。它们很像一幅幅图画,慢慢地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就成了我们现在学的规范的汉字。老师这里有几个古代的文字,它们会变成现在的什么字呢?想不想认一认?
师(出示古文字,逐一让学生认读,猜想):
圆圆太阳当空照(日)
弯弯月牙像镰刀(月)
太阳月亮齐放光(明)
一棵大树多枝条(木)
正所谓树木树木
两木表示许多树(林)
三木表示更多树(森)
2、全部猜对了!真聪明。看来平时你们对识字很有研究,我还真难不住你们。
3、常州的公园很多,你们一定经常去玩吧!都去过哪些公园?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自由表达)
3、师(显情境图):今天我们就随着一位大诗人到一个公园里去玩。这个公园里都有些什么?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看这茂密的树木,树下的石凳,路边的小亭,远处的宝塔,诗人尽情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忽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二、看图会意识字
(一) 学习“亭”“停”
1、诗人在公园里发现了什么?仔细看看图,再看看右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亭图上显示“亭”的上半部):真得很像呢!
2、请小朋友们读读“丁”字,再读读“亭”字,你发现了什么?
3、真有意思!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有趣的“亭”字。
(学生认读“亭”)
4、诗人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小亭子,你看诗人来到小亭边不走了,看左边的字,你又发现了什么?(显示“停”字和人停小亭边图)
5、人来到小亭边不走了,不走就是——
6、生活当中我们会经常用到这个字。想想,你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或用到过这个字?(了不起!懂得多,做得好。)
(二) 学习“鸟”“鸣”。
1、师(显“亭”动画):“人来小亭边,停步侧耳听”(放鸟鸣),他听到了什么?
2、再看看左边的“鸟”字变成了哪个字?
(学生认读“鸣”)
3、说到“鸣”字,老师遇到个难题,“鸣”是什么意思呢?
4、你是怎么知道的?
5、是的,这样我们就永远记住了“鸣”字是什么偏旁?
6、谢谢你们,不仅告诉我“鸣”字什么意思,还告诉了我“鸣”字该怎么记。
7、你在哪见过这个字?
8、、大家背过一首诗,叫鸟鸣涧。这个鸣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闻”。
1、刚才的鸟鸣声惊动了一个小孩儿,你看他是怎么做的?(显示“小孩开门侧耳听”的动画)
2、据说这幅图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显“闻”字)。看图想一想,这个字什么意思?我该怎样记住它?
(学生认真地独立思考)
3、有的小朋友已经有了想法,还有的在认真思考。有了想法的小朋友可以先跟同桌说一说。如果你觉得同桌说得好,是你没有想到的,别忘了用大拇指夸夸他。
(学生同位互相交流,然后班内汇报)
4、谁愿意站起来说说你的想法?
5、“闻”字听起来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帮老师想想。
7、这个闻是什么意思?(相机教学闻的两种意思)
春眠……中的闻又是什么意思?
我一进门就闻到香味了?是什么意思?
三、巩固拓展
1、做一个游戏,叫猜字游戏。有四幅图,每一幅图有一个字,先看图,猜出这个字。小组讨论一下。
2、(第一幅图是鲜。因为左边是鱼,右边是羊。)从字的意思来讲,鱼汤的味道怎样?羊肉的味道怎么样?合在一起怎么样?所以读鲜。
3、第二个是什么字读什么?为什么?
4、休、灭(显情境图)教学:你为什么这样猜?
四、教学生字:亭、停、闻、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