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5-01-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沈斐
10、《嫦娥奔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体会后羿、嫦娥、逢蒙的性格特点。
3、能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图画,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神话故事——(读题)《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4、读一读。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板书:意境美)(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5、指名读。
6、老师也想读(配乐)
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之后,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飘飘悠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洒满银辉(仿佛到处都是银色的月光)
7、我们一起来学着老师的样齐读。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轻声读课文3—6自然段,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仅是画面的美吗?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人更美:心地善良(文中有一个词:美丽善良)。课文中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嫦娥的善良,再次默读3—6自然段,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学生读画后,一起交流。
(先让学生读一读找到并画下来的语句)从总体上把握。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1) 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例: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物而起,那就是---一丸仙药。那是昆仑山的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从具体的语句中又可以进一步体会出后羿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奸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贪婪”呢?(“把仙药交出来!”)(这里让学生充分读和说。)
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读。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和同桌一个演嫦娥,一个演逢蒙,周旋周旋。
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奸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多机智的嫦娥啊,请问你为什么要这样与逢蒙斗智。(照应文中的“心想”)可是逢蒙不吃这一套: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当周旋失败后,你是怎么做的?其他学生读。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遍,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4、(接着学生),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
5、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就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板书:心灵美)有感情地齐读第6节。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请你来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7、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这幅图有个细节是不是改一改更适当呢?(出示修改后的图)——我们是不是也把这段文字改一改。(泪眼朦胧,不时回转头来遥望大地。)
三、升华情感
1、 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
指名读7小节,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你读。(放音乐)
2、 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请同学想象后羿此刻会对嫦娥说写什么呢?)“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小结:同学们,《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她的美是一种让人流泪的美,一种让人感觉凄凉的美,当我们学习完这篇课文再一次来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只有同情,还有一种深深的敬意,一种喷涌不竭的敬意,女主人公嫦娥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让我感觉到这是一种旷世持久的美,更是一种精神丰满的美!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并阅读《嫦娥奔月》的其他版本。
2、广泛阅读其他神话故事。
板书:10 嫦娥奔月
后羿 力大无穷 为民造福
逄蒙 奸诈贪婪
评课:
《嫦娥奔月》一文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的故事。文章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力大神勇、为民造福的后羿,心地善良、机智勇敢、舍己为民的嫦娥,以及奸诈贪婪的逢蒙。徐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以文本为载体,通过读、品、划、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讲究神话故事的美,突出人物(嫦娥)心灵美。
一、设计巧妙,由景到人感悟美
教学中如何以点为载体,贯穿整个文本的学习,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和谐共生,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思考而难得其解的。在教学中,徐老师一开始出示了美丽的“嫦娥奔月”图,并让学生描述画面,使学生在脑海中初步感悟美的意向,再出示描写“嫦娥奔月”的第六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悟画面之美。再以一个中心问题“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嫦娥的善良机智,找出有关语句,用线画下来”来辐射全文,让学生通过品悟体现嫦娥心地善良的典型事例,即嫦娥接济乡亲和为救百姓吞仙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有效信息,进行交流,进一步感受嫦娥人性的美。
二、创设情境,揣摩人心体会美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文字的意韵,学生的“移情体验”需借助一定的载体与方法进行,没有一定的情境,难以激发起学生较有思维深度的语言,也很难指导他们今后的言行,更难唤起学生心底深处对文本价值的认同,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促进学生进行迁移,这样才能达到文以致用的效果。
徐老师能注重情境的创设,教材的处理也别具匠心。她能根据年段教学的特点及要求,通过引人深思的导入语启发学生潜心读书,边读边思、边思边述,积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徐老师巧妙创设了情境:通过想象、表演嫦娥如何与逢蒙周旋,体会逢蒙的奸诈及嫦娥的机智勇敢,以此促进学生的情感进行迁移,从而使人物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更加丰满。可惜的是,由于表演前学生准备的时间仓促,或者是因为学生紧张的缘故吧,故表演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