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鹬蚌相争》教案
发布时间:2015-06-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静芳
小古文《鹬蚌相争》
杨区小学 孙静芳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古文大意,并能领会寓意。
2、诵读古文,培养学生热爱顾问的兴趣。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习
1、板书课题,鹬蚌相争,指名读课题。
2、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一则寓言故事,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这个故事寓意的揭示,可以用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板书)-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二、学习小古文
1、过渡:今天我们每个同学手里的教材,与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交流,(文章篇幅短,有很多注释,是一篇古文,有点难读)
3、师小结:这就是古文,(板书:古文),古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常读古文,可以继承古人的智慧,汲取许多精神营养,领悟人生哲理,在古文的声韵中,寻找古文的魅力。
4、古文是古代人的文章,你有信心读好它吗?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读,相机正音。
(3)古文有节奏,听老师读。提醒:语速要慢,停顿得当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练读。指名读。
(5)(出示)全文 师生配合读,蚌----- 而鹬------蚌--------
5、评价,过渡,光读通还不够,得想办法理解,你有什么办法吗?(看注释,联系学的课文)
(1)自由读注释,2分钟后抢答,看谁记住的多。
(2)交流抢答,(出示 ;)方 舍 即 曝 曰 喙
(3)联系注释说句意。
(4)(出示)“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谁读懂了这句话?指名说句意。
师:长长的一段话,变成古文只要15个字,就是------(再读古文第一句。)
(5)(出示)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指名说句意。分角色读对话,注意语气。
(7) 此时,我们好像还听到鹬说-------
我们好像还听到蚌说------
(8)你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提醒:加上语言、动作、心理)
(9)结局呢?两者互不相让,渔夫轻松捉住了蚌和鹬。
(10)这就是最后一句-----
(出示)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问:渔夫为什么能轻松得到蚌和鹬?用文中的话回答是------
(11)(出示)全文 连起来说说短文意思,同桌讨论,互相提醒。
指名说
6、古文不仅文字简洁,还有韵律,相信大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会读得更好。下面请大家练一练。
(1)指名读,再评价。谁能在短时间内背下来?
(2)交流。(出示填空)蚌 ,而鹬 ,蚌合而 。
鹬曰:“ ”蚌亦谓鹬曰:“ ”
两者 ,渔者 。
7、同学们背的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出示)战国形势图
“两千多年前,中国曾分为很多个小国家,有秦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等,其中秦国的势力是最强大的,他一直想消灭赵国、燕国等等这些小国,统一天下,可是又担心这些小国家联合起来自己对付不了,所以就一直在等待机会。嘿,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矛盾,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眼看一场激烈的战争就要爆发,就在这时,燕国大夫苏代立即求见赵王,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就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
故事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是什么故事呢?)
什么故事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你们想知道吗?接着听-------
(出示)故事录音( )
听了苏代的故事,赵王说了一个字:“善。” 善是什么意思?(好的)
问赵王,你为什么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划?我们也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
(板书)燕赵相争,秦国得利
8、总结
一个小故事还化解了一场纷争,真是——(板书)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作用!
三、作业 书写生字 曰 曝 喙
四、 拓展学习 古文《揠苗助长》
附件:
|
|



